#边学边记 必修4 高项:对事的管理 第4章 项目进度管理之 制定进度计划

制订进度计划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

制定进度计划过程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过程。主要作用是把活动、持续时间、资源、资源可用性和逻辑关系代入进度规划工具,从而形成包含各个项目活动的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

过程名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
制定进度计划1.进度管理计划
2.活动清单
3.活动属性
4.项目进度网络图
5.活动资源需求
6.资源日历
7.活动持续时间估算
8.项目范围说明书
9.风险登记册
10.项目人员分派
11.资源分解结构
12.事业环境因素
13.组织过程资产
1.关键路径法
2.关键链法
3.资源优化技术
4.进度压缩
5.计划评审技术
1.进度基准
2.项目进度计划
3.进度数据
4.项目日历
5.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6.项目文件更新

关键路线法

项目的关键路线就是所有作业的时差为零的路线。通常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路线。
关键路线法是在进度模型中,估算项目最短工期,确定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的一种方法。

概念解释及相关公式
最早开始时间(ES)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早结束时间(EF)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算
最迟结束时间(LF)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LS)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从右向左)
LS=LF-工期估算
总时差(TF)本活动的最迟开始(LS)-本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TF=LS-ES=LF-EF
自由时差(FF)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拥有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TF=min(检查如果工作的ES-此活动的EF)
  1. 关键路径上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晚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等于最晚结束时间。关键活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总时差、自由时差伏都是0.
  2. 自由时差=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本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如果有多个紧后活动,则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是这些活动中最早开始时间的最早者)。
    下图是 高频考点 如何计算 自由时差、总时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推法:从左至右,取大,求最早完成时间。

正推法:按照网络逻辑关系,从项目开始的一刻正向计算所有网络活动中未完成部分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日期的过程。如果每一个活动仅有一个紧前活动,那么项目活动的最早开始日间为其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如果某项目活动有几个紧前活动,则该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这些紧前活动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 没有前置活动的,ES等于项目开始的时间;
  • 任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该活动工期;
  • 任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所有前置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的最大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逆推法:从后向前,取小,求最晚开始时间

逆推法是按网络逻辑关系从项目完成日期开始,反向计算网络中所有未完成活动最晚开始日期和最晚完成日期的计算方法。项目完成日期可由正推法计算得到或由客户和项目发起人指定。

  • 没有后续活动的,LF等于项目的结束时间或规定的时间;
  • 任一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等于该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该活动工期;
  • 任一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所有后续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键链法

  • 帕金森定律:工作会自动地膨胀点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安排给一个任务的时间有富余,人们就会放慢节奏消耗掉所有富余时间。
  • 解决方案:最早开始法则,所有活动都越早越好,砍掉每个活动的安全时间,集中到路径末段,就是准备项目缓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目缓冲放在关键链路末段,为了避免关键链路的延误而影响到整个工期,接驳缓冲是放到非关键链路和关键链路交叉点,它是为了避免非关键链路的延误,从而影响到了关键链路。
    (以上是高频考点)

关键路径法 vs 关键链法

关键路径法关键链法
关键路径法是在不考虑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基于给定的活动工期和逻辑关系,先沿每条网络路径顺推,计算出每个活动的ES、EF、工期;再逆推,计算LF、LS。关键链法是用在关键路径法编制出计划以后,考虑资源的可用性,编制出资源约束型进度计划,再把原先已包括在每条网络路径各活动工期的安全冗余时间全部分离出来,加以汇总并调减形成各条路径的缓冲时间,添加在各条路径的末尾。
  • 关键路径法是假设资源无限、人员万能情况下,理想的进度计划。
  • 基于在关键路么法中人们总会在活动持续时间中增加50%的安全冗余时间的假设,把每个活动的持续时间都缩短一半。
  • 把同一条路径上的各活动节省的时间汇总再减半,并把结果作为缓冲添加在该条路径的末尾,就是关键链法。

资源优化技术:资源平衡 vs 资源平滑

析辨资源平衡
概念资源平衡是根据资源制约对用关键路径法编制的初始进度计划中的活动起止时间进行调整,以使各时间的资源需求量都不超出资源供应量。
因为关键路法不考虑资源制约,所以用关键路径编出初步的进度计划后,就需要考虑资源制约,进行资源平衡。
资源平衡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展进度计划中的相关活动,尤其是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2.某些资源仅在特定的时间可用
3.某些资源被过度分配而不堪重负(如员工在某日被安排 20小时的工作)
析辨资源平滑
概念资源平滑是在浮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对各时期的资源需求量进行『削峰填谷』,使之基本处于平衡水平。
如不同时间的资源(如人力资源)需求量起伏很大,就有2个缺点:
1.人员频繁进出,给人员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2.人员在项目上连续工作的时间太短,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资源平滑是在浮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不会导致项目工期延长。
资源平滑的重要特点就是不能改变关键路线(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度压缩:赶工 vs 快速跟进

赶工快速跟进
用于进度压缩的一种方法用于进度压缩的一种方法
在确保工作范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资源来缩短活动工期把关键路径上原来先后顺序进行的活动调整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展,以便缩短项目工期。
增加直接成本但不会增加项目工作的复杂性快速跟进会增加项目工作的复杂性返工风险
一次赶工通常针对 单个活动(赶工单位成本最低者)一次快速跟进则涉及2个活动
若增加资源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在可接受范围内,就赶工若项目风险较低,且活动之间是软逻辑,则快速跟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情景分析

对各种情景进行评估,预测它们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积极或消极的)。假设情景分析就是对『如果情况X出现,情况会怎样?』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进度模型的输出,展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计划日期、持续时间、里程碑和所需资源。项目进度计划中至少要包括每个活动的计划开始日期与计划结束日期。可以采用 横道图、里程碑图和项目进度网络图来表示。

进度计划示例——横道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度计划示例——里程碑图

在相应的时间点,对每个不同的工作设置上一些里程碑。
方框是计划完成,涂黑的圆圈是实际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度计划示例——时标逻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的缺点是箭线长度与工期无关,

特征:从起点到终点,没有波浪线的那条路线就是关键路线。
波浪线就是自由时差。

进度计划示例-跟踪横道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度网络图实例——学习进度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项目日历

在项目日历中规定可以开展活动的工作日和工作班次。它把可用于开展活动的时间段(按天或更小时间单位)与不可用的时间段区分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 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 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 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 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 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 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 使学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 、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11级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 ,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 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 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 ,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 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 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第一认识计算机,第二 WindowsXP操作系统,第三 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 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 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 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 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 ,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 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具体到节) "重点难点 "实验安排 "备注 " "1 "第一认识计算机 "用鼠标探索图 "1、介绍计算机大致的" " " "任务1 初识计算机 "形界面 "各个部件 " " " "任务2 用鼠标探索图形界面 " "2、熟练掌握鼠标的基" " " "任务3 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信息 " "本操作 " " " " " "3、学生熟悉键盘指法" " " " " ",学会运用输入法 " " "2 "第二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使用"WindowsXP界面"完成实训1:WindowsX" " " "任务1认识WindowsXP操作系统 "操作 "P界面操作 " " " "任务2 规范有序的管理文件 "文件的管理 "完成实训3:WindowsX" " " " " "P个性化设置 " " "3 "任务3使用和维护WindowsXP操作 "软件的安装与 "安装使用360安全卫士" " " "系统 "使用 " " " " "任务4 常用软件的使用 " " " " "4 " 第三 Internet的使用 " "使用IE浏览器上网浏 " " " "任务1了解Internet提供的服务 " "览 " " " "任务2下载软件资料 " "注册、登陆百度 " " "5 "任务3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并收发邮"申请一个电子 "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并 " " " "件 "邮箱并收发邮 "收发邮件 " " " "任务4使用即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年级:一年级 班级: 学科:《计算机应用与基础》 任课教师: 学校 2015年 8月29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课程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 教科书 《计算机应用与基础》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期总课时 72 周课时 4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知识结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应用与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知识结构: 本学期的知识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二是掌握基础操作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学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 主要内容: 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础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重点难点: 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二、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思想状况、知识水平、非智力因素): 思想状况:中职学生,偶尔会出现厌学、贪玩、走神等现象,而且对于课堂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会出现空窗期。 知识水平:一年级的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合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没有学习过集成办公软件,对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来游戏、娱乐的工具。 非智力因素:学生们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喜欢动手操作,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 三、本期总体教学目标(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 7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3、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会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信息的收集和下载方法,养成良好管理信息习惯;体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1.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计算机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与基础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严格的要求,让给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 3.每节做好小结,每结束一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课堂任务的设置时,要新颖有创意,同时激发学生额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改专题(对教材内容、实训提出补充、删减或改进意见) 本门课程使用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与基础》教材,本书配套的有上机指导书,实用性较强。适合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努力的老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