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架构的一些反思

文章讨论了硬件产品中的计划报废期策略,并质疑软件行业中是否存在类似的设计来促使持续消费。作者指出,中国软件厂商多以项目定制为主,导致信息化建设频繁推倒重来,而非构建可扩展和适应变化的软件架构。文章强调真正的软件工程应像下水道工程一样持久可靠,目前的软件架构能力还有待提升,且市面上的IaaS、PaaS、SaaS架构并未解决所有问题。作者呼吁对软件架构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我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其中,生产厂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本身就会设计大量的生产缺陷,即计划报废期,从而导致消费者不断地购买,避免有些人的“一劳永逸”。

我在想软件设计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缺陷设计,从而使客户不断地为其服务买单。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根据用户数量、业务规模来设计软件,推出所谓的SAAS化。但这些从真实意图来看,都是表面的,或者应用层的。

中国具有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拥有最庞大的业务场景和应用数据。这是很大的特点,绝无仅有,因此诞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但是真正的软件公司,却乏善可陈。很多软件公司都是以项目定制为主,便是所谓的“解决方案”。软件的生命周期便是项目的生命周期,因此,很多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随着项目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来,就好像种地,还没有长出果实了,结果又翻新了一遍。当然,国内的很多软件厂商,也得益于此。这种“计划报废期”并非来自于软件厂商精湛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而是来源于生产企业的对信息化智能化这些新一代技术的错误认识。

对于中国的软件厂商,我并不确定是否有厂商真正地把软件架构这东西研究明白。是否能像SAP那样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更新。曾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说德国某地的下水道工程,几百年了,仍然运行正常。真正的软件工程也是一个如此的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和项目工程,而不单单是功能性的,实现某些功能而已。这种单单满足功能需求而开发的,不能称之为“产品”,存在巨大的应用性风险、可靠性风险和安全风险。我觉得这是TO G/B 软件项目交付,甲方经常抱怨“用不起来”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iPhone、打印机这类硬件产品会设计计划报废期,从而促进客户反复不断消费,而在软件工程领域却缺乏这样的设置,关键还是无法把握软件架构。肯定不是市面上常见的IaaS、PaaS、SaaS三层工业互联网应用架构。我认识很多架构师,也面试过一些架构师。我觉得他们大多都不具备真正的架构能力,只是有此头衔的“高级开发工程师”。软件架构这条路还是路漫漫,需要更多同道之人,上下求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米汤馒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