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显微镜成像原理_【封面文章】自适应光学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

e6ac872de79b64c084afcac4ded23cee.png

本文为中国激光第1825篇。

欢迎点击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f71a73664e193b0569b311e972c08432.pn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立新副教授和郜鹏教授课题组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发表题为“自适应光学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的特邀综述文章,从技术与应用两个维度,综述了自适应光学技术近年来在荧光显微成像领域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15ed307143930edfc75eb9edad897a08.png 封面文章| 刘立新,张美玲,吴兆青,杨乾乾,郜鹏,薛平. 自适应光学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 57(12): 120001

撰稿|刘立新,张美玲

01  研究背景

荧光显微镜具有对样品损伤小、可特异性标记、适于活体成像等优点,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光学系统自身缺陷、生物样品光学性质的不均匀性以及样品与显微镜浸润介质界面折射率的变化等导致了像差的产生。

像差的存在使显微成像很难达到衍射极限的分辨率。像差对不同的显微镜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但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导致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降低,而且随着生物组织成像深度的增加,像差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使得荧光显微镜无法对活体生物组织的深层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自适应光学(AO)技术通过使用可变形镜(DM)或空间光调制器(SLM)等校正元件对动态光学波前误差进行校正,进而改善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AO与荧光显微镜相结合,以修正动态波前像差并改善成像质量。

02  自适应光学的基本原理

典型的AO系统包括波前探测器、波前控制器和波前校正器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为:

1)首先由波前探测器对来自目标或目标附近的信标光源的光学波前误差进行实时探测;

2)然后由波前控制器对误差进行处理并转换成波前校正器的控制信号并驱动其开始工作;

3)最后由波前校正器将控制信号转变为波前相位变化,对像差进行补偿和校正,使波前恢复到畸变之前的状态,消除动态波前误差。

28c30f3e7a4fccf4ce5dd5c53ee0b02b.png

图1 典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结构图

03  AO荧光显微镜及其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