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大赛【三】基础模块介绍

FPGA大赛【三】基础模块介绍

 

【注】该项目是我们团队参加2019届全国大学生FPGA大赛的作品,系统主要实现视频任意角度旋转。该项目最终晋级决赛,并获得紫光同创企业特别奖。该系列文章介绍我们团队的作品。关注公众号“数字积木”对话框回复 FPGA2019 ,即可获得该项目的工程源代码,详细的文档说明,MATLAB仿真代码。

 

基础模块介绍

3.1  OV5640摄像头的初始化

OV5640 摄像头模组采用美国 OmniVision(豪威)CMOS 芯片图像传感器 OV5640,支持自动对焦的功能。OV5640 芯片支持 DVP 和 MIPI 接口。 

OV5640 的寄存器配置是通过 FPGA 的 I2C(也称为 SCCB 接口)接口来配置。用户需要配置正确的寄存器值让 OV5640 输出我们需要的图像格式。

OV5640 在 HREF 信号为高时输出一行的图像数据,输出数据在 PCLK 的上升沿的时候有效。因为 RGB565 显示每个像数为 16bit, 但 OV5640 每个 PCLK 输出的是 8bit,所以每个图像的像数分两次输出,第一个 Byte 输出为 R4~R0 和 G5~G3, 第二个 Byte 输出为 G2~G0 和 B4~B0,将前后 2 个字节拼接起来就是 16Bit RGB565 数据。 

3.2 DDR

DDR作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在摄像头采菊数据的传输方面扮演者关键的角色,DDR对数据的读于写都直接的影响摄像头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如下图是ddr对摄像头数据的采集过程:

3.3 乒乓操作

乒乓操作是一个主要用于数据流控制的处理技巧,典型的乒乓操作如图所示:

外部输入数据流通过“输入数据选择控制”模块送入两个数据缓冲区中,数据缓冲模块可以为任何存储模块,比较常用的存储单元为双口RAM(Dual RAM),SRAM,SDRAM,FIFO等。

 在第1个缓冲周期,将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1”模块,在第2个缓冲周期,“输入数据选择控制”模块将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2”模块的同时,“输出数据选择控制”模块将“数据缓冲1”模块第一个周期缓存的数据流送到“后续处理”,模块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在第三个缓冲周期,在“输入数据选择控制”模块的

再次切换后,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1”模块,与此同时,“输出数据选择控制”模块也做出切换,将“数据缓冲2”模块缓存的第二个周期的数据送到“后续处理模块”,如此循环。 

这里正是利用了乒乓操作完成数据的无缝缓冲与处理,乒乓操作可以通过“输入数据选择控制”和“输出数据选择控制”按节拍,相互配合地进行来回切换,将经过缓冲的数据流没有停顿的送到“后续处理模块”。

比如将乒乓操作运用在液晶显示的控制模块上,如图所示。

对于外部接口传输的图像数据,以一帧图像为单位进行SDRAM的切换控制,当SDRAM1缓存图像数据时,液晶显示的是SDRAM2的数据图像;反之,当SDRAM2缓存图像数据时,液晶显示的是SDRAM1的数据图像,如此反复,这样出路的好处在于液晶显示图像切换瞬间完成,掩盖了可能比较缓慢的图像数据流变换过程。

3.4 VGA时序

 显示器扫描方式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逐行扫描是扫描从屏幕左上角一点开始,从左向右逐点扫描,每扫描完一行,电子束回到屏幕的左边下一行的起始位置,在这期间,CRT对电子束进行消隐,每行结束时,用行同步信号进行同步;当扫描完所有的行,形成一帧,用场同步信号进行场同步,并使扫描回到屏幕左上方,同时进行场消隐,开始下一帧。隔行扫描是指电子束扫描时每隔一行扫一行,完成一屏后再返回来扫

描剩下的行,隔行扫描的显示器闪烁的厉害,会让使用者的眼睛疲劳。  

完成一行扫描的时间称为水平扫描时间,其倒数称为行频率;完成一帧(整屏)扫描的时间称为垂直扫描时间,其倒数称为场频率,即刷新一屏的频率,常见的有60Hz,75Hz等等。标准的VGA显示的场频60Hz,行频31.5KHz。 

行场消隐信号:是针对老式显像管的成像扫描电路而言的。电子枪所发出的电子束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向右扫描,一行扫完需将电子束从右边移回到左边以便扫描第二行。在移动期间就必须有一个信号加到电路上,使得电子束不能发出。不然这个回扫线会破坏屏幕图像的。这个阻止回扫线产生的信号就叫作消隐信号,场信号的消隐也是一个道理。

 显示带宽:带宽指的显示器可以处理的频率范围。如果是60Hz刷新频率的VGA,其带宽达640x480x60=18.4MHz,70Hz的刷新频率1024x768分辨率的SVGA,其带宽达1024x768x70=55.1MHz。 

时钟频率:以640x480@59.94Hz(60Hz)为例,每场对应525个行周期(525 = 10 + 2 + 480+33),其中480为显示行。每场有场同步信号,该脉冲宽度为2个行周期的负脉冲,每显示行包括800点时钟,其中640点为有效显示区,每一行有一个行同步信号,该脉冲宽度为96个点时钟。由此可知:行频为525*59.94=31469Hz,需要点时钟频率:525*800*59.94约25Mhz.

VGA的行时序可知:每一行都有一个负极性行同步脉冲(Sync a),是数据行的结束标志,同时也是下一行的开始标志。在同步脉冲之后为显示后沿(Back porch b),在显示时序段(Display interval c)显示器为亮的过程,RGB数据驱动一行上的每一个像素点,从而显示一行。在一行的最后为显示前沿(Front porch d)。在显示时间段(Display interval c)之外没有图像投射到屏幕是插入消隐信号。同步脉冲(Sync a)、显示后沿(Back porch b)和显示前沿(Front porch d)都是在行消隐间隔内(Horizontal Blanking Interval),当消隐有效时,RGB信号无效,屏幕不显示数据。

3.5 HDMI显示

 

HDMI 采用和 DVI 相同的传输原理——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 

TMDS 传输系统分为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TMDS 发送端收到 HDMI 接口传来的表示 RGB 信号的 24 位并行数据(TMDS 对每个像素的 RGB 三原色分别按 8bit 编码,即 R 信号有 8 位,G 信号有 8 位,B 信号有 8 位),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和并/串转换,再将表示 3 个 RGB 信号的数据分别分配到独立的传输通道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串行信号,对其进行解码和串/并转换,然后发送到显示器的控制端。与此同时也接收时钟信号,以实现同步。

8 位数据经过编码和直流平衡得到 10 位最小化数据,这仿佛增加了冗余位,对传输链路的带宽要求更高,但事实上,通过这种算法得到的 10 位数据在更长的同轴电缆中传输的可靠性增强了。 

下图是一个例子,说明对一个 8 位的并行 RED 数据编码、并/串转换。

3.6 黑白以及灰度显示

在原图显示的基础上,我们添加了黑白以及灰度的显示模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观赏性,下面具体分析算法如下。 

首先是灰度算法,此算法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公式引出:

Gray = R*0.299 + G*0.587 + B*0.114。 

但在运算的时候由于公式中出现了浮点数,因此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则需要采用整数算法。注意到系数都是3位精度的没有,我们可以将它们缩放1000倍来实现整数运算算法:Gray = (R*299 + G*587 + B*114 + 500) / 1000。

本文完!!!

欢迎关注,更精彩的内容等着你!

  • 2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