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WM与DPWM综合调制的光伏逆变器

1. 光伏并网逆变器矢量控制

图 1 为光伏发电系统常用的逆变器拓扑结 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发电所产生的直流电能接 入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逆变器将电能逆变, 经过滤波器与隔离升压变压器连接,最终并入电 网。其中隔离变压器低压侧漏感与LC滤波器组 成LCL滤波。为便于分析,逆变器模型仅考虑滤 波电感L。

图1中,ea,eb,ec为三相电网电压,ia,ib,ic为电 感电流;Q1~Q6为逆变器三相开关管;Udc为直流母 线电压。建模对交流侧分析,可看成3个独立电 压源经电感与电网相连。直流母线使用分裂电 容C1,C2,其中性点o电势为Udc/2。根据基尔霍夫 定律,得三相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如下式:

式中:uon 为零序电压;uao,ubo,uco为逆变器端口电 压;Ua_ref ,Ub_ref ,Uc_ref 为三相正弦参考电压。

等效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为

式中:id ,iq 为d-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流;ed ,eq 为 d-q 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Ud_ref ,Uq_ref 为 d-q 坐标系下参考电压;θ 为电网电压旋转角度。 根据典型的电网电压定向控制(VOC)设计 旋转坐标系下控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 Udc控制 作为外环,并网电流控制作为内环,逆变器控制 框图如图2所示。

图2中,U * dc 为期望的直流母线电压值;i * d 为 期望的并网电流d轴分量,光伏并网逆变器通常 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下,因此 i * d 赋值为零。通过 控制系统,得到三相正弦参考电压Ua_ref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向用户介绍三电平DPWMCPWM和SVPWM这些调制技术。首先,我应该先理清每个术语的全称和基本概念,确保自己理解正确。 三电平DPWM,这里的D可能代表Discontinuous(不连续),所以DPWM可能是不连续脉宽调制。而CPWM中的C可能是Continuous(连续),即连续脉宽调制。SVPWM则是空间矢量脉宽调制,这个我之前学过,是用于三相逆变器的调制方法,通过矢量合成来生成所需的电压矢量。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三电平在这里的含义。三电平逆变器相比两电平,输出波形有更多的电平,可以减少谐波和开关损耗。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中性点钳位型(NPC)、飞跨电容型等。三电平调制技术需要处理更多的开关状态和电压矢量。 对于DPWM,不连续调制的特点是在某些时间段内让某相桥臂不开关,从而降低开关损耗。但可能会增加谐波含量。而CPWM则是连续调制,开关频率恒定,谐波特性较好,但开关损耗较高。SVPWM在三电平中的应用需要分解空间矢量,选择合适的矢量组合来合成参考电压,同时处理中点电压平衡的问题。 我需要详细说明每种调制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例如,DPWM适用于对效率要求高、开关损耗敏感的应用,而SVPWM在动态响应和波形质量上有优势。同时,三电平结构带来的中点电位平衡问题,在调制策略中需要考虑。 可能还需要比较这些调制方法的区别,比如DPWMCPWM在开关模式上的不同,SVPWM其他方法的矢量选择方式。另外,要确保术语使用正确,比如SVPWM在三电平中的矢量分布图可能比两电平更复杂,有更多的扇区和矢量。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谐波性能、开关频率、实现复杂度等。此外,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这些调制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在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中的使用情况。 最后,整理思路,分点解释每个调制技术,保持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必要时举例说明。同时,注意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数学公式用$...$或$$...$$包裹,确保格式正确。</think>以下是对三电平DPWMCPWM和SVPWM的详细介绍: --- ### 1. **三电平DPWM(不连续脉宽调制)** - **全称**:Discontinu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原理**: 在调制周期中,至少有一相桥臂的开关器件保持固定状态(不动作),从而形成不连续的开关序列。通过减少开关次数,**降低开关损耗**。 - 三电平结构需处理中点电位平衡,通常通过调整不连续区间的矢量分配实现。 - 常见模式:在正弦波峰值附近固定某相开关状态(例如A相在正半周不切换)。 - **特点**: ✅ **优点**:开关损耗低(比CPWM降低约30%),适合高功率、散热受限场景。 ❌ **缺点**:谐波含量较高,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略差。 - **应用**:大功率电机驱动、光伏逆变器等效率优先场景。 --- ### 2. **三电平CPWM(连续脉宽调制)** - **全称**:Continu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原理**: 所有相桥臂在调制周期内均连续切换,开关频率恒定,输出电压波形更接近理想正弦波。 - 三电平实现时需合理分配小矢量和中矢量以平衡中点电位。 - **特点**: ✅ **优点**:谐波特性好,电磁干扰(EMI)低,动态响应快。 ❌ **缺点**:开关损耗较高,效率相对DPWM略低。 - **应用**:对波形质量要求高的场合,如精密电机控制、UPS电源等。 --- ### 3. **三电平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全称**: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原理**: 将三相电压矢量投影到α-β坐标系,通过合成**27个基本矢量**(三电平)逼近参考电压矢量。 - **步骤**: 1. 确定参考矢量所在扇区 2. 选择相邻的三个矢量(大、中、小矢量组合) 3. 计算各矢量作用时间,同时考虑中点电位平衡 - **特点**: ✅ **优点**: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比SPWM高15%),谐波优化更好,动态响应优异。 ❌ **缺点**:算法复杂,需实时计算矢量作用时间和顺序。 - **应用**:高性能电机驱动(如电动汽车)、风电变流器等。 --- ### 对比总结 | 调制方式 | 开关损耗 | 波形质量 | 算法复杂度 | 适用场景 | |---------|---------|---------|-----------|---------| | DPWM | 低 | 一般 | 简单 | 高功率、高效率需求 | | CPWM | 高 | 优 | 中等 | 高精度控制 | | SVPWM | 中等 | 最优 | 复杂 | 高性能动态系统 | --- **示例公式(三电平SVPWM矢量合成)**: 参考电压矢量$V_{ref}$可表示为: $$V_{ref} = \frac{T_1}{T_s}V_1 + \frac{T_2}{T_s}V_2 + \frac{T_3}{T_s}V_3$$ 其中$T_1+T_2+T_3=T_s$(开关周期),$V_1$、$V_2$、$V_3$为相邻矢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电力电子空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