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阅读笔记
在春节期间开始读,2025-2-9读完。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管理类的书籍,想提升自己对于团队管理的知识。这本书通过八章内容系统阐述了管理者提升效能的方法与理念,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每个道理。书中首先明确管理者不仅限于传统管理层,而是所有对组织有影响的人,并强调成效与知识、能力无关,而是可学会的技能。接着,作者从时间管理入手,指出时间的稀缺性以及管理者在时间分配上的困境,提出通过记录、分析时间消耗,排除干扰,优化人员配置,减少会议等方式来高效利用时间。第三章聚焦于管理者如何通过明确自身贡献、重视产出、建立有效沟通和人际关系来提升工作成效。第四章探讨了如何发挥他人的长处,包括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合理设计职位以及管理上司等方法。第五章提出“要事优先”的原则,强调摆脱过去的束缚,合理安排先后次序,以成效为导向。第六章和第七章围绕决策展开,详细论述了决策的五个要素以及如何运用反面意见、验证决策有效性等方法。最后,第八章总结了全书的核心观点,包括时间管理、以贡献为目标、用人所长、要事优先和有效决策等,强调管理者必须学会并实践这些方法以提升成效。
1、
管理就是承诺———承诺目标,承诺措施,承诺合作
2、
所谓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
3、
我认识许多有效的管理者,他们脾气不同、能力也不同;他们所作的事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不同;他们的个性、知识和志趣,也各不相同。事实上他们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各自不同,但却有一项共同点: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4、
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
5、
一个人人都随时开会的组织,必是一个谁都不能做事的组织。试着看看我们的时间记录,如果发现开会太多————例如参加会议的时间占总时间1/4以上,那一定是一个浪费时间的不健全组织。
6、
人们以为可以晚上加班,因此反倒没有抓紧白天的工作时间。
7、
下属经过思考提出他认为可以做出的贡献之后,主管才拥有权利和责任呢对他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做出判断。
8、
重视贡献是一项组织的原则,使管理者能掌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
9、
我们常听到许多主管感慨地说:想不到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会一个接一个消沉下去。其实这不怪别人,只能怪这些主管,是他们自己冻结了年轻人的热情,他们将职位设计得涵盖范围太窄了。
10、
有效的决策者常需花费不好啊时间来确定问题的属性。如果类别错了,其决策必为错误的决策。
11、
罗斯福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身为美国总统,主要任务不在于维持政权,而在于做决策,做正确的决策。而要做正确的决策,最好的办法就是效仿法院的判案方法,从两边的辩论中去求取事实真相,使全部有关的事实都能摆在法官面前。
12、
今天的社会有两种需要:对组织而言,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只有管理者的有效性,才能使这两种社会需要相辅相成。总而言之,卓有成效确实是必须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