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系统自然观

将自然界视为系统,从自然界的存在性、自然界的联系方式、自然界的物质层次结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描绘了从基本粒子到人类,从微观领域到天体的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演化图景,得出了认识自然界的总观点——系统自然观。

第一节自然界的存在
 


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表现为自然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自然物与自然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系统,自然界的联系方式是系统方式,自然界的联系形式是层次结构。


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自然界,指的是整个宇宙,包括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两个系统。生命世界包括非人类生物界和人类生物界两个子系统,社会是人类生物界特有的系统,它是自然界中有限时空中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人是有意识的,正因为有意识,才能是人。意识是在人出生后慢慢地觉醒起来,有时在临终前已经结束,死亡前已经糊涂了。人死亡的尸体,不过是物质的集合体,已经没有使其形成有机体并赋予生机的生命活动了,有机体已经彻底分解到尸体中,当然就没有意识。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个客观实在从现代科学研究看,是以各种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又通过我们的感觉而感知、反映。前者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客观实在,通过本体论来反映,后者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通过认识论来反映。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多样性,从非生命世界的物质形态看,最简单的物质形态是基本粒子,人类认识、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400多种。由基本粒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即化学元素。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07种,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单质或化合物,目前已知道的无机化合物有100多万种。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各种不同的宏观物质,组成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在生命世界里的非人类生物界,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物界的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种类繁多,现在生存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现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已知的微生物有8万种到9万种。有专家估计,没有发现的生物可能比已知的还多10倍。

在生命世界里的人类生物界,人种、人类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根据体质形态区分,全世界人类可分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从肤色特征区分可把人类分成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人类以近60亿的数量分布在7大洲,190个国家和地区。据专家估计,21世纪人口将翻一番,大约在120亿左右。
第一,自然物质形态统一性。宇宙万物包括人类,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人们通过光谱的分析,对太阳系的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彗星进行分析发现,组成这些天体的化学元素与地球上的化学元素基本上是一致的。近30年,由于射电望远镜、人工发射宇宙望远镜和红外观测等新技术运用于天文观测,发现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与地球的物质组成基本上是相同的。人们还对生命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中的物质组成进行了化学分析,原生质中含有多种元素,没有一种是只为生命物质所特有,而为无机自然界所没有,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物质同一性。
第二,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一步证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统一性。物质和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是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物质和运动的链条。其中,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和运动形式可以由“非物质"或虚无中产生。此外,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宇称守恒定律,重子数守恒定律等,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证明了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第三,实物和场的统一性。实物,是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场,是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是两种基本的物

质形态,尽管存在形式不同,形态各异,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任何场都是某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实物是静止质量,它周围都存在着引力场,会对周围的任何其他事物具有引力。同样,带电体之间通过电场或电磁场相互作用着,核子间存在着介子场。事物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表现在:例如,电子和正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光子,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子场中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其他实物粒子与场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转化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可以认知的。自然界的物质可知性是通过科学认识来实现的。科学认识是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性认识、以及高度抽象的哲理性认识而言的。科学认识具有实证性,它能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其结论比较明确,可以验证;科学认识具有深刻性,它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力求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阐明其内部机理;科学认识具有创造性,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创建科学理论。科学认识的成果是精神生产的产品,科学认识是通过中介——所用的仪器、工具、符号、语言等,去认识客体。构成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
人类对自然界物质深度和广度的认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后,技术先于科学使天文学步入正轨,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使用射电望远镜,物理学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后来的量子力学和素粒子论的发展为基础,技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使天文学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实际上逐渐以全宇宙为研究对象,推动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会更深入,更广泛。


二.自然界的联系方式

用系统的观念看自然界,所有的自然物都成为系统或处于系统之中。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自然物与自然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系统,所有的具体自然物不是一个系统就是某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联系方式就是系统方式。

自然界是由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组成的,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大系统。非生命世界中,基本粒子就是非生命世界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等等,逐步构成非生命世界的系统。在生命世界里的非人类生物界,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了非人类生物界。在人类生物界,每个人是基本要素,人与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家庭。家庭与家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村落,村落与村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乡、县……国家与国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人类世界的系统。

对同一自然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划归不同的类型。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知识范围讲,可将自然界的系统区分为:(1)环境知识系统。包括有关理解、控制,以及改造周围环境的知识系统,这类知识主要包括在自然科学研究系统中。(2)人的知识系统。包括有关理解、控制,改变个人、团体,以及社会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包括在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系统中。(3)管理知识系统。是有关如何运用、如何进一步扩展属于环境知识系统和人的知识的研究系统。

从系统对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将自然界的系统区分为:(1)孤立系统;(2)封闭系统;(3)开放系统。从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可以把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分为:(1)天然系统;(2)人工系统;(3)复合系统。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可以把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分为:(1)线性系统,指系统中的要素是线性的;(2)非线性系统,指系统中存在着自组织正反馈之类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分析,可以把自然界的系统区分为:(1)黑系统,指人们对要素和结构一无所知的系统;(2)白系统,指人们对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知道得很清楚的系统;(3)灰系统,指人们对其要素和结构认识若明若暗的系统。

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可以把自然界的系统区分为:(1)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指内部无差异(温度处处相同,压力处处相同,电磁属性处处相同,化学势和化学推动力处处相同等)的系统;(2)处于近平衡态的系统,指内部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只能使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系统;(3)远离平衡态的系统,指内部差异显著,从而使非线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系统。


三.自然界的物质层次结构

自然界的联系形式是层次结构。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的要素通常也是一类系统(子系统),系统的环境和系统又构成更大的系统。系统的观念,内涵包含着层次观念。一般认为,自然界的物质层次主要指: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的纵向联系的体现,它揭示了物质系统之间纵向的或垂直的有序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在某一等级上又可以分为多侧面的层次,即同一级的复杂系统可以从横向上分为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相互独立的平等层次。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自然界物质系统,以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为基础,可以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 根据系统的层次特征,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看,可以把自然界物质基本层次划分为:在非生命世界中可分为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和宇观领域。在微观领域,若干个夸克结合在一起,可以构成粒子(强子);若干个基本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在宏观领域,分子和分子结合起来而构成分子体系,形成凝聚态物体,形成卫星、小行星等。在宇观领域,行星、卫星和恒星构成行星系;星系和星系构成星系团;星系团和星系团构成总星系。 在生命世界里,最简单的生命现象是蛋白质和核酸结合成分子体系;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逐步分化形成组织;组织与组织合成器官;器官与器官合成某个组织系统,不同的组织系统合成个体;个体联合而成为种群,它是物种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不同的生物种群,形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又构成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物理环境组合起来,构成生物圈,它有部分跨越非生命世界。 自然系统的结构是指自然系统的诸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方式或秩序。自然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自然系统的功能体现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上。自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没有内部的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结构;而没有外部的联系,也不会有系统的功能。 自然系统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形式。其一,同时态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即系统诸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与组合秩序。其二,历时性的运动演化的时间结构,即系统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呈现的流动性、变动性秩序。 自然界物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现代科学的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系统的结构,主要是由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构成的。巨大的天体系统之间,由于引力相互作用而构成星系团的结构、恒星系的结构、行星系的结构。原子内部的电子与原子核、电子之间,由于电磁相互作用,才构成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物体的凝聚体结构。而原子内部的核结构、强子结构等,则主要是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的具体表现。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是一切物质系统结构的本质与根源,而自然界的各种系统的结构,则是这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际方式。


第二节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自然界物质相互联系的物理内容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所发生的变化就是运动,这种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这种变化是自然界的进化过程,是演化的历史。这种演化是通过自组织进行的,演化表现出周期性和循环发展。循环发展表现为无限性。


一,自然界的运动


自然界的物质相互联系的方式是系统方式,联系的形式是层次结构。它们相互联系的物理内容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若干个要素之间,之所以综合成系统;若干个系统之所以结合成更大的系统,从而形成层次;若干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表现出内部的组织形式,形成一定的结构,均在于它们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发生作用。这种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交换双方必然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运动。以目前发现的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而论,由于它们的参与者、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交换的信息媒介均不同,因而以它们的作用杠杆而建立的物质系统,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与此相应,物质系统的运动形式也是不同的。以引力相互作用为主要杠杆构成的物质系统,主要是发生位置移动;以电磁相互作用为主要杠杆构成的物质系统,会发生聚集状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构成等方面的变化;以强相互作用为主要杠杆构成的物质系统,则会发生裂变、聚变等变化。相互作用既构成了系统的结构,又构成了运动。自然物既存在于系统方式之中,又存在于运动之中。
自然界的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也同样具有多样性。立足于当代科学研究的现状,可以把运动形式分为:微观物理运动;宏观物理运动;宇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生态运动。在生态运动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更高级的运动形式。这是天然自然界中不曾有过的,但对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运动形式。生态运动形式,是生命运动与社会运动的结合。它与非人类生物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其他运动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自然界的变化

大量的事实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一个演化的历史。自然界的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自然界的“演化”,除了指事物的上升,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的过程,和从宏观有序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关于自然界的演化,20世纪以来,当相对论运用于研究宇宙学时,促进了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学的产生和发展。按照这些“假说”,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总星系)是在剧烈的膨胀中产生和演化的。宇宙目前所存在的一切既是演化的产物也是演化中的一个阶段。按照这一假说,可以对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作如下的描述。


1.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关于宇宙(指总星系)的起源,按照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学的观点,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一个高温、高密的“原始火球”。在目前尚不清楚的物理机制作用下,发生了大爆炸,开始了宇宙的演化。在宇宙演化的极早期(宇宙年龄处于10^-3秒的瞬间),宇宙经历了按指数规律急剧膨胀的阶段(暴胀阶段),这个阶段持续了大约10^-3秒,宇宙增大了约10倍。在暴胀阶段结束时,产生了像夸克、轻子和玻色子之类的最基础的基本粒子,标志着宇宙的形成。形成后的宇宙经历了: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大约在宇宙时为70亿年左右,开始形成原始星系,再形成星系团,然后再从星系团中分化出星系。当宇宙时为50亿年时,开始形成了第一代恒星。

恒星的演化,按目前广为接受的弥漫说,一般经历4个阶段: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阶段或爆发阶段和高密阶段。在恒星演化的特殊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在宇宙的一隅出现了太阳系,以及作为太阳系的一个成员的地球。


2.地球的演化

地球是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诞生的。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化,按照冷起源说,形成原始地球的那部分物质的温度,开始是比较低的,后来由于引力、陨石撞击、放射性蜕变产生的热能的不断积聚,温度升高。地球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下,重元素下沉形成了地核,硅酸盐等轻物质上浮形成地幔,更轻的元素上浮至地表,形成原始地壳。原始地壳经过一系列变化而稳定下来。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在地球内部进行重力分异时,大量的气体就会逸出地表,它们在动力作用下被固定在地球周围,形成了原始大气圈。水圈是从大气圈中分化出来的。早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由于地表温度下降,水蒸气便凝结成水降到地面,形成原始水圈,以后,由于水量的增加和地壳的变化,原始水圈逐渐变成了今天的江、河、湖、海。

地壳运动。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整个地壳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板块,板块托在地幔的软流层上,随着软流圈的热对流发生移动。整个地壳都由于板块的移动进行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除此以外,还存在着水平运动支配下的垂直运动,正是这种运动,造就了丰富的地貌。


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从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看,生命的物质承担者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物质体系。生命的起源问题,也就是这种多分子体系如何形成的问题。目前认为,大致经历如下阶段:简单分子合成生物小分子;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合成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当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始蛋白质和能起模板作用的原始核酸一旦产生并结合为多分子体系时,真正的原始生命就诞生了。

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非细胞到细胞、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演化过程。在真核细胞的基础上,单细胞生物发展为多细胞生物,进而分化为植物和动物。在适宜的环境中,植物沿着菌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方向进化;动物则沿着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方向发展,直到人类的出现。


三、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性

自然界如何从无序进化到有序,又如何从有序到无序?生物是如何进化的?非平衡自组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1.有序与无序

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自然系统内部各要素在空间位置呈现有规则的排列,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明显的周期性,系统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即称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序。与此相反,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系统变化的无规则性,称为无序。


2.可逆与不可逆


从系统的观念看,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恢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而仅有系统能够不可逆地刻画后不能回复的,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在动力学方程中,可以准确描述过程的概念。在经典力学中,给定初始条件和运动方程,可以准确地推出任何时刻的状态,这是对可逆性的刻画。在热力学中,热总是从高温到低温,最后达到热平衡状态。而热传导则是不可逆的,实际上是傅立叶方程,它刻画的是不可逆过程。可逆与不可逆,实际上都是不可逆的,有时间箭头的。不可逆过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讨论的是平衡法,例如晶体、铁磁体、超导体等。在自然界中,不只是平衡结构-种状态。在非平衡结构中能否产生稳定有序结构,可能在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巧妙的结构,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在客观世界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与平衡结构不同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有3个共同的特性:存在于开放系统中,保持远离平衡态的条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自然界演化从无序到有序的可能性,而协同论则解决了无序到有序,在突破点上如何通过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竞争,即自组织,而形成有序结构的现实性。协同论研究由对象内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协作而在宏观尺度上产生关于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结构,特别集中研究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结构,寻找支配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超循环理论则解决了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生物信息起源的问题。认为“非生命”到“生命”的转化,不是非此即彼,在化学阶段和生物阶段,应有一个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阶段。在这个自组织阶段,生物大分子既产生、保持和积累信息,又能选择、复制和进化,从而形成统一的细胞结构。此外,超循环理论在分子水平上把竟争和协同相结合,发展了“自然选择”的原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对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的创立,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分形理论研究了那种极其破碎而复杂,但与整体有相似性的部分,通过对部分的认识,去认识整体,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它与系统论不同,它强调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全息性,特别是相似性,启示人们根据这一原理从部分认识整体,通过简单去把握复杂。混沌学被定义为内在的非线性动力学本身产生的不规则(非周期)的宏观时空行为,揭示了隐藏在混乱现象深处的惊人的秩序,以及自然物生命演化的普适规律,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说明了系统从有序转向无序,进化转向退化,自然界经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四、自然界的发展


自然界的变化,是通过演化而实现的。演化包含着进化与退化,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而是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表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发展。


1.自然界演化的周期性


物质演化的周期性,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周期性,指物质运动发展中表现的一种属性,它使物质沿时间轴的变化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以后,向其原来的出发点复归。比如弥漫星云演化为恒星,恒星在演化的晚期发生超新星爆发,大量向外抛射物质,恒星转化为星云。恒星经历了“恒星——星际弥漫物质——新一代恒星”的演化。海底地壳既不断从大洋中脊处生成,也不断在海沟处消亡,每一处海底地壳都要经历生和死的过程。海底地壳经历了“地壳——地幔——新的地壳”的演化。全球气候经历了“温暖期——寒冷期——新的温暖期”的演化。此外,像天文学中太阳黑子的爆发,地质学中潮汐起落和火山爆发,却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生物学中生物世代繁衍的周期等等,几乎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2.自然界循环发展


自然界的演化表现为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自然界在进化过程中是朝着有序性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的。但是,这种有序程度的提高,需要以代价引人嫡流,这相当于把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嫡转移到环境中去。也就是说,系统的进化以环境中某些方面的退化为代价,系统有序化程度的提高以环境无序化的过程作为补充。一个系统无组织的发生,是与另一个系统中组织的加强相联系。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相互交替,正如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所揭示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得嫡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嫡产生,就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成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同样,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证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化发展中,正是由于混沌可以产生有序,有序又将回到混沌,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3.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白然界在循环发展着,这种循环发展是否有无限性?这涉及宇宙发展的未来途径。现代宇宙学研究提出了关于未来宇宙演化的途径的新见解,如费里德曼曾提出的宇宙未来演化的“闭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宇宙膨胀到某一最大体积后,将开始转化为收缩,温度也随之升高,终于恢复到原来的“原始火球”状态。然后,在一充分条件下,宇宙又一次进行大爆炸,又一次膨胀。随着收缩和膨胀的无限更替,宇宙将不断有生,有灭,再生,再灭,无限循环下去。这种模型能否实现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若宇宙的质量密度小于临界密度(约5x10^(-30)克/厘米^3),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就会像现在这样一直膨胀下去;若宇宙的质量密度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它也会永远膨胀下去;若宇宙质量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引力吸引将最终使宇宙停止膨胀而转化为收缩,恢复到“原始火球”状态。宇宙学提出的膨胀宇宙模型和闭模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问题。目前,人们正在注视着这方面观测的结果。


第三节系统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看法、总观点。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形成不同的自然观,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与该时代和科学技术相适应的自然观。人类的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人们提供了系统思考方式。


一、人类自然观的演替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代只有自然哲学,没有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研究的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哲学与自然科学融为一体。自然科学处于初级阶段,囚此,产生的自然观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自然观,这是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的最初形态。这种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种自然观表现为直观、理性和猜测,虽然能正确反映自然界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入到分析解剖的程度,对构成总体的部分和细节不清楚,所以,对整体的认识是模糊的。这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思辨、猜测去把握,用哲学的思辨来编制自洽的理论,因而,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特点。


2.近代机械论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16世纪至17世纪,开始了实验与理性相结合的近代白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它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为近代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的存在物——人——无关。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差别。认为自然界运动只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具有完整的秩序,不存在偶然性,而运动只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外部即外力的推动。这种观点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相比,显然是一种倒退。它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把自然界看作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这种观点和方法被移植到哲学中,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机械论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进入系统整理材料和理论概括阶段。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五大学科八个方面,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转化理论的建立)和生物学的两次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辨证性质,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让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这种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坏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是相互转化的过程,是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这个过程的认识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无论在量或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必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丰富、发展它的内容和观点。


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和基本思想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与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时空的结构与性质取决于物质分布,提出了质量与能量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显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它反映了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表明了人只有借助于仪器才能认识自然物,人只有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人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参与到自然现象中的。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表明,所有的生物都有着共同的遗传物质——核酸,而核酸也有共同的核苷酸链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相同的遗传机制;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从“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了自然界演化是自组织的、自主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提供了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中。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和思想是: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在演化着;这种演化从模糊到精确,从无序到有序;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联系与转化、模糊与精确的、简单与复杂的辩证统一。


1.联系与转化的统-一-


在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中,它们的基本物理定律,无论是牛顿的运动方程还是薛定谔方程,对于时间来说,都是对称的、可逆的,过去和未来没有差别。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时间的不可逆性。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将热力学定律的时间之矢与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不可逆性联系起来,使时间从一个外部的参量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部尺度,指出了“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联系的属性,表明了自然科学从存在的科学走向演化的科学。自然界的任何“实体”与实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这个过程就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普里高津说:“他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定为耗散结构,为的是强调在这种情况中,一方面是结构的有序,另一方面是耗散或消费,这二者之间看上去是悖论的密切联系。”不可逆过程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产生。因此,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时问箭头可以指向进化的方向,也可以指向退化的方向,自然界正是在这种联系与转化的统一中运动着。


2.模糊与精确的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这种简单的对象开始的。物理学研究没有摩擦的理想摆、理想流体等,数学研究的线性、函数、线性方程等。线性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光辉的成果。迄今为止,许多令人注目的重大理论和技术创造都是线性科学的贡献。线性科学成功地解决了自然中存在的大量的精确性的线性问题。但在线性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在自然观上形成了一种线性观,即把线性系统视为客观世界的常规现象、正常状态或本质特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情形、病态现象或非本质特征,认为只有线性现象才有普遍规律,非线性现象没有普遍规律。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建立,特别是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刮起了非线性风暴,使人们终于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模糊的非线性的问题,不是少见的例外,而是普遍现象;线性问题才是少见的例外。非线性的特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基本特征和本质的存在,线性特征才是非本质的存在和次要方面,线性系统只不过是部分简单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自然界从观念上讲,是模糊与精确的辩证统一。从方法上讲,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从认识论上讲,自然界就是在不断由模糊转化为精确中,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


3.简单与复杂的统一


自17世纪以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强调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和解剖,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千方百计地化繁为简,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推动力。久而久之,在人们思想上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简单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对于今天的科学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片面强调事物简单性的方面,忽视否认事物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就会导致简单性倾向。把一切运动归之为机械运动的机械论,就是这种简单化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的、非平衡态的、无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越来越多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复杂性的一面。表明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被看作许多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存在着要素之间反馈、自催化、自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从认识论上讲,我们必须注意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追求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相互结合。从方法论上讲,解决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1.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运用系统自然观分析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得到了如下一些观念。
(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以多样性的形式存在着,物质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属性。自然界的物质系统从纵向看,是有不同层次构成的,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横向看,它们是有结构的。世界的统性表现为系统客体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即物质、能量、信息三个基本要素的统一性。这些观念丰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自然界的任何物质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组织性。开放性表现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都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交换双方或大或小地发生变化,这就是运动;不同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动态性和自组织性表现在:自然界的物质系统,不是被动的,而且主动的,它们能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这些都具体地、生动地阐明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运动的源泉,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3)自然界的演化是建立在时间不可逆基础上的“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互联系的内部属性,以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层次结构、有序、无序、整体等概念,对物质存在的空间形式,物质的广延性作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更具体、生动地阐明了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时间与物质相互联系,质量与能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思想。在分析自然界演化中,同时揭示了自然界循环、发展中的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2.提供了系统思考方式

系统自然观,是以系统的观念认识自然而形成的对自然界的总看法、总观点,属于观念形态。系统思考方式以系统自然观为指导思想,形成的一种探索组织性、复杂性的思维——系统思考方式,它更具有方法论性质。从自然观的角度看待系统思考方式,运用系统思考方式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1) 从整体出发,对事物进行综合研究,然后进行综合指导,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又在分析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究。

(2) 明确系统的特性之一——非加和性关系,即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同于要素的简单相加。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出这种系统的性质,构造一个新系统,就在于有利于这种非加和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

(3) 运用系统思考方式研究的系统,必须是动态开放的系统。系统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任何系统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4) 对一些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性、不平衡性、非线性方面。

  • 15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