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二连杆机器人标准DH法和改进DH法建系实例

Tips: 本文适用于对DH法建系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1. 空间二连杆机器人构型如下:

空间二连杆机器人基本构型

2. 标准DH法建系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标准DH法中,约定连杆i的坐标系{i}的 z i z_i zi轴和原点 O i O_i Oi位于该杆件的后一个轴线上,即连杆 i i i的坐标系的 z i z_i zi轴与轴 i + 1 i+1 i+1重合。所以 z 1 z_1 z1方向不可以和 z 0 z_0 z0方向一样,而应该是关节2的轴线方向,这也是容易犯错的地方。

标准DH参数表如下:

i θ i \theta_i θi d i d_i di a i a_{i} ai α i \alpha_{i} αi
1 θ 1 \theta_1 θ10 L 1 L_1 L1pi/2
2 θ 2 + p i / 6 \theta_2 + pi/6 θ2+pi/60 L 2 L_2 L20

启动Matlab的机器人工具箱:

startup_rvc %启动机器人工具箱
% 标准型DH法 
L1 = 0.5
L2 = 0.3
%           theta     d          a       alpha
SL(1) = Link([0       0          L1        pi/2]);
SL(2) = Link([0       0          L2           0]); 
SL(2).qlim = [-pi,pi]; 
SL(2).offset = pi/6; %表示关节的初始角度是pi/6

Robot = SerialLink(SL, 'name', 'robot');
title('标准DH法建系');
Robot.teach();

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改进DH法建系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进DH参数表如下:

i θ i \theta_i θi d i d_i di a i − 1 a_{i-1} ai1 α i − 1 \alpha_{i-1} αi1
1 θ 1 \theta_1 θ1000
2 θ 2 + p i / 6 \theta_2 + pi/6 θ2+pi/60 L 1 L_1 L1pi/2

启动Matlab的机器人工具箱:

startup_rvc %启动机器人工具箱
% 改进型DH法 
L1 = 0.5
L2 = 0.3
%           theta     d       a_{i-1}   alpha_{i-1} 
SL(1) = Link([0       0          0         0        ],'modified');
SL(2) = Link([0       0          L1        pi/2     ],'modified'); 
SL(2).qlim = [-pi,pi]; 
SL(2).offset = pi/6; %表示关节的初始角度是pi/6

Robot = SerialLink(SL, 'name', 'robot');
Robot.tool = transl(L2, 0, 0); %改进型需要定义工具坐标系
title('改进型DH法建系');
Robot.teach();

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知识补充

标准DH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进DH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准型DH法和改进型DH法的区别可以参考如下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066294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