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任务时,总是习惯性地构建全局框架,不断调整和完善对这件事的整体认知。这种“全景式思考”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精力——比如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你需要同时考虑结构、逻辑、案例、语言,思维负担很重。但如果只是写一张卡片,短短几百字,聚焦于一个具体的小点,大脑的认知压力就会小很多。
因此,处理复杂任务的最佳策略,不是一次性攻克它,而是把它拆解成一系列微小的、认知负荷低的行动。就像写作,与其直接挑战一篇长文,不如先写20张卡片,每张只表达一个独立的想法。由于每次只需专注一个小单元,大脑不会疲惫,反而更容易进入流畅的创作状态。而等到素材足够时,你只需要做排列组合的工作,像拼积木一样把它们组装成完整的文章。这时候的思考重点不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组织”,压力自然小得多。
这种方法的本质,是把“创作”和“编辑”分开,让大脑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层级的任务,从而降低认知负荷,让思考和表达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