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YOLOv10: Real-Time End-to-End Object Detection

YOLOv10是在YOLOv8的基础上,借鉴了RT-DETR的一些创新点改进出来的

标题:YOLOv10: Real-Time End-to-End Object Detection
论文https://arxiv.org/pdf/2405.14458
源码https://github.com/THU-MIG/yolov10

1. 论文介绍 

在过去的几年中,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因其在计算成本和检测性能之间有效的平衡而成为实时目标检测领域的主导范式。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YOLO的架构设计、优化目标、数据增强策略等,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对非极大值抑制(Non-Maximum Suppression, NMS)的依赖限制了YOLO的端到端部署,并负面影响了推理延迟。此外,YOLO中各个组件的设计缺乏全面和深入的检查,导致明显的计算冗余,并限制了模型的能力。这导致了次优的效率,并且有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间。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旨在从后处理和模型架构两个方面进一步推进YOLO的性能-效率边界。为此,我们首先提出了一致的双重分配,用于无需NMS的YOLO训练,这同时带来了竞争性的性能和低推理延迟。此外,我们引入了针对YOLO的整体效率-准确性驱动模型设计策略。我们从效率和准确性两个角度全面优化了YOLO的各个组件,大大减少了计算开销并增强了能力。我们的努力成果是新一代的YOLO系列,用于实时端到端目标检测,被称为YOLOv10。广泛的实验表明,YOLOv10在各种模型规模上实现了最先进的性能和效率。例如,我们的YOLOv10-S在COCO上与RT-DETR-R18具有相似的AP时,速度是其1.8倍,同时参数和浮点运算(FLOPs)数量分别减少了2.8倍。与YOLOv9-C相比,YOLOv10-B在相同性能下延迟减少了46%,参数减少了25%。

2. 主要创新点

2.1. 引入了一种双重标签分配策略

其核心思想便是在训练阶段使用一对多的检测头提供更多的正样本来丰富模型的训练;而在推理阶段则通过梯度截断的方式,切换为一对一的检测头,如此一来便不在需要 NMS 后处理,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推理开销。

YOLOv10的检测头相关代码如下:

#https://github.com/THU-MIG/yolov10/blob/main/ultralytics/nn/modules/head.py
class v10Detect(Detect):

    max_det = -1

    def __init__(self, nc=80, ch=()):
        super().__init__(nc, ch)
        c3 = max(ch[0], min(self.nc, 100))  # channels
        self.cv3 = nn.ModuleList(nn.Sequential(nn.Sequential(Conv(x, x, 3, g=x), Conv(x, c3, 1)), \
                                               nn.Sequential(Conv(c3, c3, 3, g=c3), Conv(c3, c3, 1)), \
                                                nn.Conv2d(c3, self.nc, 1)) for i, x in enumerate(ch))

        self.one2one_cv2 = copy.deepcopy(self.cv2)
        self.one2one_cv3 = copy.deepcopy(self.cv3)
    
    def forward(self, x):
        one2one = self.forward_feat([xi.detach() for xi in x], self.one2one_cv2, self.one2one_cv3)
        if not self.export:
            one2many = super().forward(x)

        if not self.training:
            one2one = self.inference(one2one)
            if not self.export:
                return {"one2many": one2many, "one2one": one2one}
            else:
                assert(self.max_det != -1)
                boxes, scores, labels = ops.v10postprocess(one2one.permute(0, 2, 1), self.max_det, self.nc)
                return torch.cat([boxes, scores.unsqueeze(-1), labels.unsqueeze(-1)], dim=-1)
        else:
            return {"one2many": one2many, "one2one": one2one}

    def bias_init(self):
        super().bias_init()
        """Initialize Detect() biases, WARNING: requires stride availability."""
        m = self  # self.model[-1]  # Detect() module
        # cf = torch.bincount(torch.tensor(np.concatenate(dataset.labels, 0)[:, 0]).long(), minlength=nc) + 1
        # ncf = math.log(0.6 / (m.nc - 0.999999)) if cf is None else torch.log(cf / cf.sum())  # nominal class frequency
        for a, b, s in zip(m.one2one_cv2, m.one2one_cv3, m.stride):  # from
            a[-1].bias.data[:] = 1.0  # box
            b[-1].bias.data[: m.nc] = math.log(5 / m.nc / (640 / s) ** 2)  # cls (.01 objects, 80 classes, 640 img)

2.2 架构改进

  • Backbone & Neck:使用了先进的结构如 CSPNet 作为骨干网络,和 PAN 作为颈部网络,优化了特征提取和多尺度特征融合。
  • 大卷积核与分区自注意力:这些技术用于增强模型从大范围上下文中学习的能力,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不显著增加计算成本。
  • 整体效率:引入空间-通道解耦下采样和基于秩引导的模块设计,减少计算冗余,提高整体模型效率。

3. 实验结果

表1:与最先进技术的比较。延迟是使用官方预训练模型测量的。延迟指标指的是模型前向传播过程中的延迟,不包括后处理。†表示使用原始的一对多训练并采用NMS的YOLOv10的结果。以下所有结果都没有采用额外的高级训练技术,如知识蒸馏或PGI,以进行公平比较。

平均精度(AP),分别减少了 51% 和 61% 的参数以及分别减少了 41% 和 52% 的计算量。在中型模型方面,与 YOLOv9-C 和 YOLO-MS 相比,YOLOv10-B 和 Men 在保持相同或更好的性能的同时,分别实现了 46% 和 62% 的延迟降低。对于大型模型,与 Gold-YOLO-L 相比,我们的 YOLOv10-L 拥有 68% 更少的参数,延迟降低了 32%,并且平均精度提升了 1.4%。此外,与 RT-DETR 相比,YOLOv10 在性能和延迟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YOLOv10-S 和 X 在相似的性能条件下,推理速度分别比 RT-DETR-R18 和 R101 快了 1.8 倍和 1.3 倍。这些结果充分展示了 YOLOv10 作为实时端到端检测器的卓越性能。我们还按照原始的一对多训练方法,将 YOLOv10 与其他 YOLO 版本进行了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的是模型前向传播过程的性能和延迟,遵循了文献 [56,20,54] 中的方法。正如表 1 所示,YOLOv10 在不同规模的模型上也展现了最先进的性能和效率,这表明了我们架构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博客

YOLOv10 正式发布!原理、部署、应用一站式齐全_yolov10出了么-CSDN博客

  • 1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Faster R-CNN是一种基于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s,RPN)的物体检测算法,旨在实现实时物体检测。它通过预测每个区域是否含有物体来生成候选框,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确定候选框中的物体类别。Faster R-CNN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检测速度。 ### 回答2: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目标检测一直是热门研究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Faster R-CNN 是一种基于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s,RPN)的目标检测方法,在检测准确率和速度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能够实现实时目标检测。 Faster R-CNN 的基本框架由两个模块组成:区域建议网络(RPN)和检测模块。RPN 主要负责生成候选目标框,而检测模块则利用这些候选框完成目标检测任务。具体来说,RPN 首先在原始图像上以多个尺度的滑动窗口为基础,使用卷积网络获取特征图。然后,在特征图上应用一个小型网络来预测每个位置是否存在目标,以及每个位置的目标边界框的坐标偏移量。最终,RPN 根据预测得分和位置偏移量来选择一部分具有潜在对象的区域,然后将这些区域作为候选框送入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候选框来检测图像中的目标类别和位置。具体来说,该模块首先通过将每个候选框映射回原始图像并使用 RoI Pooling 算法来获取固定大小的特征向量。然后,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和回归,以获得每个框的目标类别和精确位置。 相比于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Faster R-CNN 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通过使用 RPN 可以自动生成候选框,避免了手动设计和选择的过程;其次,通过共享卷积网络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效率;最后,Faster R-CNN 在准确率和速度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可以实现实时目标检测。 总之,Faster R-CNN 是一种高效、准确的目标检测方法,是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在未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Faster R-CNN 这类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回答3: Faster R-CNN是一种结合了深度学习和传统目标检测算法的新型目标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目标检测速度和准确率。Faster R-CNN采用了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来生成候选区域,并通过R-CNN网络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定位。 RPN是一种全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在图像中生成潜在的候选区域。RPN通常在卷积特征图上滑动,对每个位置预测k个候选区域和其对应的置信度得分。这样,对于输入图像,在不同大小和宽高比的Anchor上预测候选框,可以在计算上更有效率。 R-CNN网络利用卷积特征图作为输入,对RPN生成的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精确定位。与以前的目标检测方法相比,Faster R-CNN使用了共享卷积特征,使得整个检测网络可以端到端地进行训练和优化,缩短了训练时间,同时也更便于理解和改进。 Faster R-CNN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在各种基准测试中,Faster R-CNN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相比,都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表现。总之,Faster R-CNN将目标检测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实时目标检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张飞飞飞飞飞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