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为了这不能忘却的国殇

第十五章 为了这不能忘却的国殇
(1)
汶川大地震使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同连连不断的余震一样它将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面临着这场国之灾难,民之灾难,人类同悲倾国殇的灾难,我们这些能够活着的人,应该想些什么呢?
当痉挛的汶川大地还在呻吟的时候,我的目光又慢慢移向那条同长江黄河历史一样的悠久的岷江。
它呼啸着穿峡出谷,从巍峨雪山跌落而下。在湍急的流动中,一刻也不停地弹奏着求生的凄凉绝唱,也孕育了大禹这样的千古英雄。
北川是大禹的故乡。在苍穹下的那片土地上,人们追寻大禹从这里走出后。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看到了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
这是一部结构有序的动态历史。当新第三纪的中新纪喜马拉雅运动所反映出来的地球大变动,引来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伴随形成的断陷与裂谷……已经为这部历史奏响了序曲。
人类与自然在互相依偎的过程中,是人类对自然的理性化、情感化、心灵化又在自然力量的控制与认同下成长起来的。
虽然自然给人类带来过灾难与痛苦,但始终没有摧毁人类的生存意志,灾难与痛苦只能更加凝聚人类战胜自然的力量。
所以人类与自然,存在的过程中始终在亲近与纠葛,依恋与冲突中将历史推向前进。
在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敬天与畏天胜天心理倾向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前者成为自觉意识的同时,也表示了后者对自然摆布的反抗。
大自然的脉动在给人类带来美好的同时,也使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成长时期处于贫穷与苦难。人类始终没有匍匐在它所带来的灾难面前屈服过,以激情充满生命的张力,以睿智化作能力,以悲怆化作精神!
我为这个有作为的民族而自豪的同时仍要大声疾呼:人类需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当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与各种灾难抗争中已经走出了艰难,当中国人民在浴血中迅速崛起,国家高扬着“以民为本”的旗帜,以人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人民的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人民的生命时候,人类对自然的珍爱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个国家总理为一个被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小孩让路,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灾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间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不能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
这是新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抗战。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胜利者。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线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如果连生命也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我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不能等掩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爱。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
所有这些就是我们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
(2)
尽管我们在这次抗震救灾战争中用真诚赢得了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舆论的肯定,但在眼泪还没有擦干,那些笼罩汶川上空的幸与不幸,那些用年轻生命支撑着美与意志,那一座座没有花环的悲壮坟墓面前,还是要喊出震耳欲聋的天问。
这是一个令国人锥心之痛,令世界悚之震惊,令人类悚然而泣的坐标,北纬30°东经103.4度。这是首次以国家的名义,以最高的祭奠,向数万名骤然而逝平民所表达的一次最庄严的举国志哀!
这是一个向人民负责的政府,对普通老百姓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国殇的形式。
这是凤凰涅槃中,一个具有国家意识民族的觉醒,釜震瓦鸣檐崩殿倾声中,凝聚成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历史并不苍凉,它在人民推向灾难深渊的同时,也使他们的悲壮中重新找回已经更加人性失去的人文精神,并使它和重新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我们的民族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为支撑更需应对各种灾难。
张扬爱与责任,唤醒道德与良知,排斥自私与贪欲,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精神。
这种精神肩负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敬仰与尊重所有生命,是整体民族素质的提升,是全民族集结在国家责任的旗帜下的国家行动。
国之兴衰,以民为本。在《左传》中,有这一段颇为精彩的话:“臣为国亡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之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正是这些“亦能覆舟,亦能载舟”的“民”,构成了国家大厦的主体构件,成为决定国家走向的坐标。
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当数万人民生命受到生死挑战,当国民危机成为国家危机,当灾难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们的党和政府毅然地把“民”的利益推到了首位。
无论是党的总书记临危不惧在余震不断的大地上,与平民挽手筑成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血肉长城,还是国家总理在残垣断壁下为民而落泪,无论是十几万子弟兵奋不顾身解救民于危难之时,还是那些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灾难留给自己。都彰显出民为基石,国为根本的新型国民关系。
这场生死大劫难虽然让我们全民族的悲情眼泪倾泻,让我们所有人的心灵上遭受重创,我们在艰难跋涉中培育出的却是国民共为一体的精神之树。
为了这不能忘却的国殇,我们并不想苛求过去,但是我们在重新审视那些骤然而逝生命的同时,我们是否敢于揭开已经愈合的伤疤呢?
在成千上万座因不可抵御自然灾害侵害而轰然倒塌的建筑物的同时,人们依然能看到在天动山摇中还有震不垮的学校。
所有的人目光不得不移向距离北川县城15公里处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
这所小学不仅教学大楼没有丝毫松垮,连玻璃幕墙也没有震碎一块。在大震的风雨飘摇中,全校483名师生无一人受伤,创造了汶川大地震中的奇迹!捐资承建刘汉希望小学的建筑商不仅让这所学校经得起大地震的考验,他们另外所捐资承建的另外四所学校也这块被洗劫的土地上巍然屹出!
为了追寻它的原因所在,千方百计找到了当时负责筹建这所学校的具体负责人。据他透露:投资承建学校的老板曾明确向他表示“亏什么,不能亏教育,这次你一定把好质量关,要是楼修不好,出事了,你就从公司走人吧”。
对于捐资人的意志那位负责人言听计从,在全承建筑过程中从水泥、沙石到其它建筑物资,严格审核,严格把关,丝毫不敢懈怠。
听罢他的叙述后,我的眼睛竟然模糊了,对于那位至今还不知道姓名的先生义举所动容,殊不知那成千上万座广厦中的每一粒砂石,每一块砖,每一滴水泥都承载一个人的良心与责任,在这良心与责任下面都是千万人的生命。
绵竹东汽中学数百名师生被埋,北川中学1000多名师生被埋,聚源源中学1000多名师生被埋,还有众多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为什么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
当我们再次看到5月12日绵竹富新第二小学的门前,那些撕心裂肺的哭泣,那些抱着孩子的遗像跪倒在地的,那些咬破手指用血书写寄托对孩子哀思的家长,为“127”在大震中失去了幼小生命的孩子举行集体葬礼的场面,难道心灵不被震撼吗?
倘若承包商做了手脚,那一双双拿着沾满小生命带血的钱不颤抖吗?
(3)
1986年,在唐山地震10周年的时候,有一部电视片曾有过这样的解说词:
这是一页翻动的历史,
这是连接生者与死者的生死界石。
你的诞生,让地球经历了裂腑之痛,
24万生灵你伟岸的躯。
这是唐山人民为纪念在地震中死难的24万同胞而建立的一座纪念碑。
它的建立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故人的纪念和追思其重要的意义也是给后人的一种警示。
一位叫许博渊的学者在2006年发表的《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别类思考》一文中曾引用了专家的话说:“在30年前的今天遭受了上世纪最严重的地震灾害之后,中国还没有准备好下一场地震”。
这说明,在我们刚刚擦干悲痛的眼泪之后对过去已经渐渐淡化了。
难道真的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就如此束手无策,毫无应对吗?难道在大震来临前没有任何异常的自然现象吗?
2006年9月,陕西省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尤小雯等4名学者曾撰文发表在《灾害学》《基干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震趋势研究》该文曾明确指出:“对以上所进行的推算与预测结果看,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级强烈地震”。
对于这样的科学预测,为什么又没有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呢?如果我们能够对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的认识,由国家意识进而成为全民意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预警机制。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虽然无法控制它,但起码能够有效地减少它破坏程度吧。
(3)
面对着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曾想过,这世界上最可怕灾难是什么,是地震。
在震波所扫荡过的地方,几年在一瞬间使美丽的山川河流,人类创造的文明历史,居所活动场甚至生命被它撕裂的十分狰狞可怕。
但是经历了这场灾难性的地震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地震虽然可怕,但没有一个民族丧失信心,缺乏精神力量更可怕。
这并非是夸大了精神作用而贬低了物质基础的作用。
在我们面临和自然矛盾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的时候,除了有强大的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物质基础外,更重要的就是在国家旗帜下形成强大凝聚力坚不可催的民族精神,与亲民爱民情怀。
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动的场面;一个刚从废墟站立起来的大嫂,在乡亲们的簇拥下为在场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官兵们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慰问演出。
没有舞台,也没有乐队,她用五音不够全面的噪音为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们唱了一首《见了你们格外亲》。
这首曾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界的革命老歌,又回荡在这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大地上,使人们身边又响起了一个伟大的声音:“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走到那里都要和那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歌声这让我泪眼迷濛,但在这歌声的旋律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在这条崎岖的山道,那飞攀百丈岩壁,解救小木岭被困群众的身影是红军战士们播撒的革命的种子在一代又一代生根花结果。那连续奋战五昼夜军区筑起“生命通道”的连心桥,是董存瑞舍身托起炸药包为了新中国前时的延续。
(4)
翻开汶川地区有关地震的历史,从1610年至1990年龙门山地震带上,曾发生过两次强烈的地震,其余的虽然震声不断但没有形成毁灭性的破坏。
从1990-2000年100年间共发生5级的地震14次。
从2000年至今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是历史上毁灭性、破坏性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由此可见,龙门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越来越频繁、频率越来越高……。
面对着两次地震比战争带来更大灾难的地震,抚摸着那座座将人分为生死两界的墓碑,在为那些死难者致哀的时候还是应该想些什么呢?
假如我们的地震预报能够仅向1975年成功的预报辽宁海城发生的那次7级以上的地震,至少我们的生命不会陨落那样的惨重;假如将防震减灾的知识成为我们每一个国民的必修课,广大民众应变自然灾害的能力,必然会提高;假如各级政府对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效的监控能力,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至少我们从根本上减轻了类似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假如我们向上而下形成一支支常规的,有医疗、经济、器械,人员培训有素综合保障的抗震救灾队伍,我们就能在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也能奋起自救;假如将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我们如同瓦斯爆炸,煤窑塌陷所造成的危害一样,对有关失职人实行责任追究。我们从源头上警示各级领导及地震部门对地震危害的重视。
当然,我们人类从认识自然到驾驭自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科学的发展把一颗人造卫星推向了星空,并以各种手段窥探这神秘的世界,破译永远的未知。当人类奖钻头延伸到地层地一万二千米的深的地方,人类离这样的日子还会吗?
让我们为那些受之于地球恩泽,又毁之于地球的灵魂深深的祈祷吧!为了这不能忘却的国殇,我们的目光移向掩埋遇难者的坟场。
因为这是的回避不用的事实,让更多活着的人以这样方法,更加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守望生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