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的概念
时钟对数字电路而言非常重要,没有时钟数字电路就没法工作,其全称是时钟频率,一般由晶振来提供时钟频率。
在数字电路中,所有数据、逻辑单元等状态的更新都是以时钟为基础的,时钟频率在数字电路中起着同步的作用。数字芯片的datasheet都有芯片的时序图,该时序图表明了数据应该在什么时候写入、读出以及状态发生变化。只有当同步信号到达时,相关的触发器才会按输入信号相应的改变输出状态,实现数字电路的功能。
时钟源
根据时钟源在数字设计模块中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时钟源分为外部时钟源和内部时钟源。
外部时钟源:
RC/LC 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或负反馈电路产生周期性变化时钟信号。此类时钟源电路简单,频率变化范围大,但工作频率较低,稳定度不高。
无源/有源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压力和电信号可以相互转换)产生谐振信号。此类时钟源频率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低,温漂小。有源晶振中,往往还加入了压控或温度补偿,时钟的相位和频率都有较好的特性。但电路实现相对复杂,频带较窄,频率基本不能调节。
内部时钟源:
锁相环(PLL, Phase Locked Loop):
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通过反馈通路将信号倍频到一个较高的固定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