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为什么要加风扇:【图文讲解】

前面我们聊到了TEC散热器中,TEC的工作原理,也大概聊了一下热的整个传递过程。TEC散热器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冷热两个端面,核心工作原理是通电后TEC把冷端的热量搬移到热端。这样把TEC散热器的冷端放置在需要散热的器件表面,热端表面放上散热器结构件。就形成了一个散热系统。热能器件传递到散热器的结构件上(一般是铜或铝等高导热率材料),然后通过同空气的接触再传递到空气中。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到的散热器,都是有带风扇的,为什么要加这么个风散呢?今天我们主要就来聊聊这个。

(TEC散热器)

1:散热方式

当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结构件上时,热量要再散到大气中去,主要的途径:传导:金属散热器介质跟空气介质热传递。

假设:空气是不流动的

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温度梯度,空气就会如同固体一样,靠近散热器结构件的地方温度高,远离位置问题低。

实际上,空气在面对温度差的时候,除了像固体一样的热传导,还会有热对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把热量尽快的传递出去。并且因为空气是导热率低的介质,热对流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自然对流

对流是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流体(在这里是空气)运动,从而带走或带来热量。散热器金属加热空气后,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对流。这种对流有助于热量的传递和散热。

物理学公式

对流散热的功率可以用牛顿冷却定律来描述,即:

Q = hA(T - Ta)

下面是这个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Q: 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物体传递到周围环境的热量,或者说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热量速率。单位:通常是瓦特(W),表示功率。
h: 物理意义:表示对流换热系数,它反映了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热量传递的难易程度。这个系数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流体的性质、流速、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性等。单位:瓦特每平方米每开尔文(W/(m2⋅K)),表示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温度差下,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
A: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热量传递的表面积。单位:平方米(m2)。
T: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温度,即热量从物体中流出的温度。单位:开尔文(K)或摄氏度(°C),但在使用牛顿冷却定律时,通常使用开尔文单位以保持公式的一致性。
T∞​: 物理意义:表示周围环境的温度,即热量传递到环境中的温度。单位:与T相同,通常是开尔文(K)。

3:强制对流

在上面我们了解到自然对流后,大家就会思考,如果不加风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是很低的,那加上风扇后,改变了什么参提高散热效率呢?

通过观察牛顿冷却定率公式,我们可以看到: h,这个物理量,没错我们可以通过增大h来实现散热的效率。

因为h的大小,跟流体的性质,流速,形状,表面特性等相关,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空气的流速来增大h,从而达到增加散热效率的目的。

这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情况:

散热器上会有一个风扇的根本原因。它能加大空气的流速,实现强制对流

强制对流的本质:增加h,实现快速散热!!!

4:结语

产品中任何器件的存在,一定是有它的物量意义的。我们可以多思考思考,它们肯定是在为物理学公式中某些变量服务的。通过现像看本质,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它们。

当然,散热器对风扇的具体要求,又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学问。比如风扇尺寸,转速,风量,风压等等。

这个后面,我们可以单独再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evinLG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