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这些年踩过的坑(二)

自打国家开始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就成为这个电车时代的最关键痛点场景,而充电站作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也难得地开放给民营企业,且规模超过国有企业!

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下,民营充电企业不仅占据了大半市场,不仅形成了几家覆盖全国的巨头,还有各种遍地开花的地方性小企业。由于电动车多为区域性使用场景,也就让这些大大小小的充电运营商都有活下来的机会。

而不管哪家的充电站,都会有专属或加盟的充电APP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在买电车之前基本上已经做好了充电的各种准备工作:

1.自家车位安装充电桩;

2.家或公司附近有充电站;

3.远途陌生地点先用地图查,再下载具体充电站品牌的APP;

原本充电和加油都属于用户行为,在油车时代也没见哪个车厂为用户提供专门的加油信息服务,但因为充电站数量少,电车厂家总担心用户找不到充电桩,或是下载多个充电APP麻烦,所以几乎每个电车品牌都要随车带一个“充电APP”服务。

随着补贴的减少,充电运营商在主营业务上的收入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正赶上车厂有“充电APP”的需求,因此就想出了“卖数据”的生意。

由于之前做过一个国家级的充电互联互通平台建设,所以把桩厂与车厂几乎都跑了个遍,最终这个平台也没有达成商业化运营,深知其中的商业矛盾与需求悖论。

首先是桩厂(充电运营商):在行业会议中,他们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个千亿投入,百亿收入的生意。我们辛辛苦苦建设的基础设施,凭啥数据信息免费给车厂?

其次是车厂:我给你们(指桩厂)引流了,引导我的车主到你们那儿充电,为啥还要给你钱?我有补贴也是补给用户充电的费用,你们凭啥管我要钱?

最后是用户:我管你们谁提供APP,我去充电付费没毛病,让我为查询哪儿能充电而付费?门儿都没有!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特别诡异的结果:

1.桩厂有自己的APP:因为是自己的桩、自己的数据,所以信息准,还总有优惠活动。

2.车厂专用充电APP:花了大钱去买数据资源,所以桩多,有车厂专用的用户补贴。

3.第三方充电APP:花钱买了一部分,人工采集一部分,有专门的互联网式用户引流补贴。

用户呢,要么近,要么便宜。我出行场景很规律,根本也不需要天天查充电站信息!

最后,除了桩厂自己的APP为自己实现充电业务闭环,其它方出的充电APP基本上就是个赔本赚吆喝……

这个大坑多数车厂都踩过,甚至蔓延到油车上,搞什么“加油推荐”,也是买信息,然后转发给用户。钱没少花,却没有任何商业模式来支撑这个成本!

说回充电,用户痛点到底是啥?

固定通勤场景肯定不是电车用户的痛点,节假日的远途出行才是痛中之痛。新闻没少报,电车在高速服务区排队、打架、3天假期有2天都在路上……

但这种集中式出行痛点的本质,是充电桩资源的不足,以及充电速度达不到标称功率导致的:

1.参考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加油站。其实也排队,但加油速度快,平均3分钟一辆车,排一会儿就OK了。但充电速度远低于加油速度,就算最快也要半小时。而充电桩数量又明显少于加油枪数量,不排长队才怪呢!

2.充电速度不仅取决于车与桩的标称功率,更受限于实际的车桩兼容性。不仅达不到标称的充电功率,甚至同一站点的不同桩,充电速度也不一样。那些准备半小时就可以充满的用户,最后只能无尽的等待!

3.除了桩厂自己的APP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充电桩的实时信息外,其它外接APP都存在数据同步时效问题。经常看到前面有空闲桩,结果开过去一看,这个桩是坏的,甚至站点都荒废了……

每次节假日之后,大家都会事后诸葛亮的总结:节假日别开电车出远门!

问题的答案恰恰就是来自这个总结!当然,我并不是说别开电车出远门,而是这种“通过用户实际体验反馈”得到价值信息的方法。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打车去机场,在沈阳很难得地打了一辆纯电出租车(沈阳冬天太冷,电车续航折扣率太高),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问同行,机场边上那几个充电站哪个最便宜?需要排队不?咱们这车能充不......

看明白没?来自“桩”的数据,无论准与不准,及时不及时,都满足不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只有用户们才懂用户!问去过的、问昨天去过的、问刚刚去过的,远比看“桩”给的数据更有效!

注意,我并不是搞一个“用户反馈平台”。充电信息,除了桩知道,车也知道啊:同一型号的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排队多久、充了多少电、充了多久……车全知道!

如果把所有车辆的充电数据都汇总起来,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充电信息平台了?

不是电车圈儿的人肯定要问:这些数据哪儿有?电车圈儿里的人会告诉你:32960平台啊。这里存着所有电动车电池的充放电数据!且各OEM也有旗下所有电动车的充放电数据。只要车辆数足够多(至少要超过当地出租车数量),数据积累时间足够久(1年以上),就可以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生成充电POI数据。除了价格信息没办法生成,其他用户想知道的关键信息都包含在其中!具体方法以后会找个专门的话题来聊。

2024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销售量超过了油车。充电生态的商业模式也应该参考早已成熟的加油业务。车厂、桩厂都应该重新审视这个市场:

1.车厂花大价钱买数据再去免费提供给车主,不仅不符合降本的大趋势,也无法实际满足用户真正痛点;

2.桩厂如何在补贴减少甚至取消的大背景下寻找更合理的盈利点,是一个全局问题。想靠卖数据来获取收益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

对于用户,不排队或少排队、充电快(2024年新车都在卷什么4C、5C,但能实际达到3C的桩都要靠运气找……)才是旅途充电场景的关键信息,至于日常规律用车场景,相信用户自己的智慧吧!

既然是基础设施,桩厂在加快建设速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与车厂之间的信息共享会成为必然的趋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车厂可以将“买数据”的成本花在更有价值的用户体验中去。

下次聊聊很多车型都卷过的“移动空间”概念,看看车圈儿产品经理有脑洞有多大……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昊叔说车

原创不易,转载请告知原作者,注明出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