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介导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组装
Environmental stress mediates groundwater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Article,2024-1-11,Nature Microbiology, [IF 28.3]
DOI: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3-01573-x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3-01573-x
通讯作者:周集中
- 摘要 -
群落组装描述了不同的生态过程如何塑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群落组装仍然难以捉摸。在这里,我们在橡树岭田间研究中心(前核废料处理场)对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和超过 200 个生物地球化学变量进行了采样,并开发了一个理论框架来概念化群落组装过程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随机组装过程对于塑造群落结构至关重要(平均>60%),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随着压力的增加而下降。与随机出生和死亡相关的扩散限制和“漂移”与压力呈负相关,而导致不同群落的选择过程随着主要与 pH、钴和钼有关的压力而增加。不同系统发育群体之间的组装机制也有很大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微生物扩散限制和环境异质性在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 结果 -
图1 群落组装过程与压力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a. 随着压力的增加,确定性装配通常会增加,而随机装配会减少。
b. 较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同质选择 (i) 或异质选择 (ii) 的重要性更大。
c. 一般来说,较高的压力会增加扩散限制 (i) 并降低同质扩散 (ii)。然而,如果同质扩散可以忽略不计,则其随压力的变化可能无法检测到(图 (ii) 中的虚线)。
d. 生态漂移的影响通常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图2 采样位置、压力和群落组装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地图。
a. 样本位置。
b. MSI,值越高代表压力越高。
c. 异质选择。
d. 扩散限制。
图3 不同压力水平下群落组装过程的变化。
a,b. 地下水细菌装配的决定性和随机性,通过多变量分析估计的环境影响(a)和基于系统发育β多样性βMNTD零模型分析的系统发育归一化随机性比(pNST)(b)反映出来。
c–f. 不同压力水平下组装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包括其平均期望 (c) 和异质选择的变化 (HeS; d)、扩散限制 (DL; e) 和“漂移”(DR; f)。
图4 不同系统发育群体的组装机制的变化。
a. 系统发育树(中),来自 iCAMP 分析的每个系统发育箱中不同过程(内环)的相对重要性和 DL(中环)和 HeS(外环)的丰度加权重要性,以及每个门(或变形菌纲,按门或纲名称的圆环图)不同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
b. HeS 或 DL 控制的不同门或纲的相对丰度。
图5 环境变量与每个装配过程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Ning, D., Wang, Y., Fan, Y. et al. Environmental stress mediates groundwater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Nat Microbi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3-01573-x
- 通讯作者简介 -
俄克拉荷马大学
周集中
教授
周集中,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环境基因研究所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兼职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以来从事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物修复等领域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600多篇,总引用率超过55000,H指数123,是全球前0.1%的高被引学者。先后获得过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国际工业界科技最高奖R&D100、美国能源部最高奖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奖、美国微生物学会环境研究奖等多项奖励。现担任国际著名刊物《mLife》主编、《The ISME Journal》资深主编、 《Microbiome》副主编,以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 《mBio》前资深主编。目前是国际水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微生物学会和美国生态学会的会士。
宏基因组推荐
猜你喜欢
iMeta高引文章 fastp 复杂热图 ggtree 绘图imageGP 网络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