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标记在氧化锂的电化学分解界面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在氧化锂的电化学分解界面的应用

采用同位素标记法以及原位质谱,揭示了在常规电池操作条件下过氧化锂的分解界面,并提出了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为锂-氧电池的材料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对于过氧化锂分解界面的研究,以往文献所使用的方法大多偏离锂-氧电池的实际情况。例如,采用原位光谱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基于过氧化锂是均匀分布的膜状物,而在实际电池中人们观察到的常常是微米级的颗粒;又如,采用原位电镜研究时所施加的电位通常远远偏离锂-氧电池的正常工作电位,这些因素造成了人们对过氧化锂分解界面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

为此,采用同位素标定法模拟真实锂-氧操作条件,研究了过氧化锂的分解界面。将组装成的锂-氧电池依次在普通氧气(16O2)和同位素氧气(18O2)中放电,构筑了一种壳为Li218O2核为Li216O2的颗粒产物结构。二次离子质谱表明,Li218O2主要集中在产物的表面,也就是与电解液接触的界面,Li216O2主要集中在产物的内部,也就是与电极材料接触的界面。在充电过程中,同位素氧气(18O2)先逸出,常规氧气(16O2)随后逸出。这表明,过氧化锂的分解是在电解液/过氧化锂颗粒的界面进行的。

/电极界面的氧原子被稳定而不易脱离,然后锂离子从过氧化锂的外表面迁移至过氧化锂/电极的界面,同时氧气从过氧化锂颗粒的外表面逸出。这一说法提出了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同时解释了过氧化锂从电解液/过氧化锂界面分解的内在原因。

同时,这种同位素标定加上质谱分析的方法为人们研究金属-空气电池的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cas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74223-64-6UN 甲磺隆-D3 Metsulfuron-methyl-d3

217487-17-7 异丙隆-D6 Isoproturon-d6

3811-25-4UN 氯丙那林-D7 Clorprenaline-d7

1794810-59-5 盐酸班布特罗-D9 Bambuterol-d9hydrochloride

苯乙醇胺A-D3 PhenylethanolamineA-d3

1276197-17-1 盐酸莱克多巴胺-D6 Ractopamine-d6hydrochloride

184006-60-8 盐酸克伦特罗-D9 Clenbuterol-d9hydrochloride

1346601-00-0 羟甲基克仑特罗-D6 Hydroxymethylclenbuterol-d6

1173021-09-4 克伦丙罗-D7 Clenproperol-d7

1325559-18-9 盐酸马喷特罗-D11 Mapenterolhydrochloride-d11

1219794-72-5 盐酸莱克多巴胺-D3 Ractopamine-d3hydrochloride

1346599-61-8 克伦塞罗-D10 Clencyclohexerol-d10

1353940-55-2 溴布特罗-D9 Brombuterol-d9

1346605-01-3 盐酸喷布特罗-D9 Penbutolol-d9hydrobromide

1325559-14-5 盐酸妥布特罗-D9 Tulobuterol-d9hydrochloride

1246819-04-4 西布特罗-D9 Cimbuterol-d9

1794793-20-6 克仑潘特盐酸盐D5 Clenpenterold5hydrochloride

497063-94-2 沙美特罗-D3 Salmeterol-d3

1346599-83-4 可尔特罗代谢物-D9 3-o-methylcolterol-d9

1246819-58-8 马布特罗-D9 Mabuterol-d9

1353867-94-3 盐酸溴布特罗-D9 Brombuterol-d9hydrochloride

1173021-73-2 沙丁醇胺-D9 Racalbuterol-d9

97825-25-7UN 莱克多巴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