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知彼解己

7 篇文章 0 订阅
4 篇文章 0 订阅

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时,我们会发现有几类问题。1,人们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以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不花时间深入诊断问题的症结;2,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大部分时间他们装模作样地聆听,少部分人能聚精会神,他们要么在说话,要么在准备说话,本质上他们是把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3,他们通常也陷入4种自传式的回应方式--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这些方式会让人沟通不能畅所欲言,无法开诚布公;这些沟通方式本质上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回应式沟通模式,很难真正理解和影响对方,也无法达成合作。

知彼解己习惯告诉我们,在沟通交流时,要以理解对方为目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了解对方的心灵世界,不必以己度人、不必费心猜测。人类最大的生存的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除非你真的理解我以及我的特殊处境和感受,否则即使你说的都是真理,在华丽的溢美之词,都是空洞无物的,无法引起我的共鸣。这就是移情聆听的技巧。

在影响对方之前,必须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在真心、凝神地倾听对方,被对方感染和影响,不必急功近利,这样我们才能去影响对方,建立自己的情感账户。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品德是别人对你诚信和品质的认可;感情指的是移情能力,是感性的,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理性是逻辑思维能力,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请注意顺序:品德、感情、理性。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没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要有能让人信任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有效的沟通过程:1阶段:复述,使人专心聆听;2阶段:加入解释;3阶段:惨入个人的感觉,表达理解;4阶段:加以解释,带有感情,理性加感性地说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