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罗振宇在12月31日上海的跨年演讲中提到教育的主题,讲到

  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的过程。image

▲ 上海海事大学王天真教授在给中学生讲智能车
 

  论证这句话的证据,罗振宇使用了沈祖芸老师在过去的一年内访谈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全球25所中小学、12所世界名校所总结得到结果,根据她的发现: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虑一个问题:工业时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那么传统教育为何使得教育者、被教育者感到焦虑呢?沈祖芸的给出的回答是: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image

▲ 满满当当的会场,前面小学生席地而坐
 

  粗浅的来看,今天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物都逐渐变成一个综合的挑战。就连学习过程本身,也不再是简单课内的听讲和思考,需要综合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工具软件完成检索、交流、仿真、展示等等。

  在跨年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中学语文课程中,在学习《史记》文章之后,没有要求背诵和朗读,而是布置了一份作文任务:给一个《史记》里的人物写一份求职简历。

▲ 戴着红领巾的同学近距离观察神奇的车模
 

  要想给刘邦写简历,首先,你得对刘邦的生平背景足够了解,有哪些工作经历,擅长做什么,有哪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脉资源。

  其次,你得了解他应聘的那份工作,你得知道这个工作需要什么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还得有本事穿越到刘邦的内心,站在他的立场上,帮他通过这份求职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销。

▲ 王老师在讲解车模原理
 

  这个例子反映了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当今

  学校不再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了自我进化。从教学阶段开始,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image

▲ 同学们认真做讲座笔记
 

  教育这个词的范畴在今天已经变了。因为

  教育本来的意思,就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育,那教育就是一个无所不在的东西。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 这个无线充电车模不带电池就可以运行
 

  每年一度的智能车竞赛,提供了一个工程挑战。围绕着这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工程挑战,参加的同学需要激发起自己的兴趣和潜质,应用已经学过、还没学过的知识技能,团结一帮小伙伴,规划好行动计划和路径,制作和测试车模作品完成最终挑战。

  坦率地说,人为了自己成长而感到焦虑,可能永远没有解药,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焦虑的模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改变,人类文明本来也依托于此。

▲ 海事大学智能车队的大哥哥给小弟弟们演示大型车模
 

  所以焦虑并不可怕,它只是所面临挑战前催人兴奋的前奏。而如果一旦我们永远失去焦虑的感觉,那才会令人感到恐惧和焦虑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卓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