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听书”和“樊登阅读”的体验感受

上周尝试了得到听书,大概听了二十几本,收获还不小。一周试听到期后,本周我在尝试听“樊登读书”。这俩都是听书,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区别和感受如下:

1、每本书的解读时常:得到大概是25分钟,樊登阅读大部分都在50分钟,至于多出来的那些时间自然是解读的更多。

2、阅读感受:得到基本都是围绕讲解的书籍本身,扩展较少;樊登老师除了讲解的书籍本身外,还增加了很多自己对于书籍的感悟,这也是两者解读书籍的最大不同;

3、讲书人:得到的讲书人比较多,每个人都很优秀,有作者本人,有专业讲书人;樊登读书就是樊登老师自己讲解,最起码目前我没听到别人讲的;

4、细节对比:我认为各有千秋,比如得到有文稿,樊登有简图;每一本书的背后都付出了很多人的精力。

5、整体感知:个人感觉樊登老师的解读更好,因为他会把多种书串联到一起,同时加入自己的理解,书籍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到位;至于樊登老师理解的对错,则需要自己判断,个人认为比单讲书要有意思一些。

很多人谈到听书的时间,至于时间,其实就是把大片的碎片时间串联到一起。以我个人为例,早起,有两个多小时(6点30-9点);中午饭后,有至少半个小时;晚上饭后,有至少半个小时;晚上回家(包括路上时间),至少有一个小时。大家要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计入在内,因为上下班时间还蛮多的,听书是不错的选择。这么一算的话,时间还挺多的,每天听一本书应该可以吧。因为读书比较困难,听书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尝试从听书开始培养自己的习惯。

我为什么可以随意切换呢?因为我每天都花3-4小时用于学习,这是我的个人习惯。至于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不同的阶段,我也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近半个月我就在听书。就读书而言,我个人感觉,听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方式,只需要竖起耳朵听就行,我把它称为懒人读书法;读电子书相对轻松一些,阅读形式比较方便,获取也比较便宜,甚至免费;读纸质书则是比较难的一种方式,对环境、时间、方法要求更苛刻一些。我觉得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组合起来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樊登读书会作为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佼佼者,其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内容质量用户获取策略的精心打磨。首先,内容质量是樊登读书会的核心,通过樊登本人的高质量解读,为用户提供了深度、精炼的知识,满足了用户对于高效学习获取知识的需求。这种高质量内容不仅构成了用户付费的直接动力,也成为吸引新用户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源链接:[樊登读书会:200万付费会员背后的运营策略](https://wenku.csdn.net/doc/2digo9q8yo?spm=1055.2569.3001.10343) 在用户获取方面,樊登读书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市场推广策略。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内容分享,利用口碑营销,以及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并吸引了广泛的潜在用户。此外,樊登读书会还可能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精细化用户画像,以便更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群,并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提升付费会员转化率的关键策略之一是提供免费试用期,让用户能够体验到VIP会员的权益,包括收听所有图书内容的免费权利。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实际感受内容的价值,从而降低付费门槛,提高转化率。此外,通过定期更新高质量内容、举办会员专享活动以及实施积分系统等方法,樊登读书会不仅能够吸引新用户,还能够激发现有用户的续费意愿,实现用户留存。 樊登读书会的成功运营案例启示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策略,持续提供优质内容,并结合有效的用户获取转化策略,是推动知识服务类产品增长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樊登读书会背后的具体操作策略,建议阅读樊登读书会:200万付费会员背后的运营策略》,该资料详细揭示了樊登读书会的运营方法论,为有志于在移动互联网教育领域发展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参考模板。 参考资源链接:[樊登读书会:200万付费会员背后的运营策略](https://wenku.csdn.net/doc/2digo9q8yo?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