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平面镜、自准直光管、镜像和一致像、双平面镜系统、平行平板、棱镜的结构和类型、棱镜的展开、结构参数k、阿贝常数、最小偏角δ、棱镜的展开方法、色散曲线、平均色散和相对色散、色散公式、哈特曼公式、一次反射式光学杠杆
一、文章总览
二、平面镜成像
在光学仪器中常用平面反射镜、棱镜、平行平板等平面系统。其作用多为改变光路方向,使倒像转换成为正像,把白光分解为光谱等。除转像以外,透镜不能实现上述其他功能。
2.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反射镜简称平面镜,它是最简单且能完善成像的光学器件。
2.1.1成像:
反射镜对实物成虚像:
反射镜对虚物成实像:
2.1.2成像原理和特点:
成像原理示意图:
有任意点A,点A发出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汇聚成虚像。
①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由反射定律可知∠AON=∠A2ON,可以证明AP=PA',即点A'相对于平面镜而言对称。因为A为任意点,说明任意点形成的点像相对于平面镜而言对称,即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②平面镜对物体成完善像
点A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反射镜反射后的光线,相当于以A'点为顶点的同心光束。这就说明了平面镜能对点A成完善像。因为点A为任意点,因此平面镜能对物体成完善像。
注:
成完善像的条件如下(同心光束对应球面波)
③物象尺寸一致
得出垂轴放大率=1,即物象尺寸一致,此外得出数值上:物距=像距,也可以说明①平面镜成像,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2镜像和一致像
2.2.1定义
2.2.1镜像和一致像在坐标系中的表现
①右手坐标系和左手坐标系
②在坐标系中的表现
镜像成像坐标系示意图:
一致像成像坐标系示意图:
2.3单平面镜摆动引起光线方向偏转
2.3.1单平面镜摆动引起光线方向偏转
平面镜的重要性质之一:
以一定方向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平面镜摆动角α,则反射光线将有2α的摆角。
这是因为入射角和反射角间同时增加了α角的缘故。

2.3.2单平面镜摆动的应用(一次反射式光学杠杆)
①自准直光管测微角
结构:
当平面镜垂直于光轴时:
若平面镜和光轴垂直,则反射回来的十字线像的中心与分划板上十字线的中心重合。
当平面镜倾斜不垂直于光轴时:
若反射镜和光轴的垂直度稍有偏离,则反射回的十字线像的中心就不与分划板十字线的中心重合。
其偏离量 FF1即可表示平面镜相对于光轴垂直度的偏离。
这种系统多用于直线性测量
②自准直光管测微位移
原理和①的一样,相当于把①的光轴折转90°。
这种系统多用于比较两个尺寸相近的物体的尺寸差
2.4平面镜在光路中的作用
2.4.1在光路计算中的作用
平面镜多用于转折光路的方向。
由于它具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对系统没有像差贡献,因此在计算光路时常不作为一个面来计算。
通俗来说:
(这里默认为成像光学系统)为什么光学系统要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光学系统用来成像对成像质量有要求,影响成像质量一大因素就是像差,既然平面镜具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成像无相差,不影响光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计算时候就不用考虑了。计算完设计的时候再考虑。
2.4.2在光路设计中的作用
①单镜头平面镜取景器
取景时由于反射镜的镜像恰好和物镜的倒像相补,因此摄影者看到正像。
②一镜两用
同时使一个物镜起两个物镜的作用
三、双平面镜系统
3.1双平面镜的连续反射
3.1.1双平面镜的连续反射
A发出一条光线,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形成很多虚像点。
物点被双平面镜连续反射所成的各虚像点均在以双平面镜棱P为中心、以PA为半径的圆周上。
3.1.2双平面镜的连续反射的应用(双平面反射镜的连续反射偏角放大)
利用多次反射放大偏角。
3.2双平面镜连续一次成像(二面角)
夹角Θ又称二面角
3.3平面镜的旋转
①绕与反射镜面垂直的轴转动
即平面镜转动时反射面仍处在同一个平面内,这种情况对反射成像没有影响。
②绕与镜面平行的轴转动
立体图如下:
使不同方向的物通过反射后成像在被观测方向。
这种转动方式可以对和转动轴垂直的平面内的物进行扫描(图上表现为对绿色区域扫描),称为“光学平面绞链"。
该原理的应用:
六分仪(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光学平面绞链):
用于测量物体的方位角
③绕空间的任意轴转动
立体图:
像倾斜:
由于反射镜转动造成其反射像改变方向,常称这种现象为“像倾斜”。
像倾斜的补偿:
一般用另一平面镜的转动来补偿这种像倾斜,如下:
3.4平行平板
平行平板:
由两个折射平面构成的平行平板或相当于平行平板的光学零件。平行平板简称平行板
①平行平板的角度计算公式
由折射定律得:
②平行平板的放大率
③平行平板的成像(位移公式)
侧向位移(平行位移)公式:
轴向位移公式:
由图可得:
具体表现如下:
当处于近轴时:
总结:
近轴光通过平行板的轴向位移ΔL'只与厚度d及折射率n有关,与入射角i无关,因此轴上点近轴光经平行板成像是完善的,而侧向位移则随角i变化而变化。
四、反射棱镜
4.1反射棱镜的结构
反射棱镜:
如果两平面镜OP和RP做在同一玻璃上,以取代双平面镜系统,如图所示,这样的光学零件叫做反射棱镜。
若光束中有部分光线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应在反射面上镀以金属反射膜。
因为平面镜有诸多缺点,因此,在光学仪器中使用反射棱镜较反射镜更普遍。
①棱镜的光轴
光学系统的光轴在棱镜中的部分称为棱镜的光轴,它由折线构成。如图AO1、O1O'、O'B
光轴在棱镜内的总几何长度=反射棱镜的光轴长度
②棱镜的光轴截面
由光轴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光轴截面。如图中的POR平面(图中红色平面)
对于复合棱镜,它是由两个或更多个棱镜组成的,它们的光轴不在一个平面内,可能有几个光轴截面。
③入射面和出射面
入射面:光线射入棱镜的面
出射面:光线射出的称面
反射棱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均垂直于光轴。
④主截面
入射面、出射面和反射面均为棱镜的工作面
工作面的交线为棱镜的棱。
棱镜的光轴截面与棱垂直。光轴截面也称为主截面。
4.2棱镜的类型
分类:
①简单棱镜
一次反射形式的棱镜
(a)等腰直角反射棱镜(等腰棱镜1)
斜边表示反射面,它使光轴转折90°
光轴通过入射面的中可使棱镜反射面得以充分利用。
(b)等腰棱镜2
它能使光轴转折60°角。
这种棱镜也可设计成使光轴转折其他角度的形式,即保证沿光轴方向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对称于反射面的法线,并和棱镜入射面和出射面相垂直的要求,便可以确定棱镜主截面的各个角度
(c)道威棱镜
这种棱镜的沿光轴方向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不和工作面垂直,而产生折射,且该光线通过棱镜后方向不变。
由于道威棱镜的光轴不与入射面和出射面垂直,一般用于平行光中。
二次反射形式的棱镜
二次反射的棱镜相当于双平面镜系统,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间的夹角决定于两个反射面间的夹角(称为二面角,证明过程看本文章3.2)。
(a)半五角棱镜
多用于显微镜观测系统,使垂直向上的光轴转折成为便于观测的方向。
(b)30°直角棱镜
多用于显微镜观测系统,使垂直向上的光轴转折成为便于观测的方向。
(c)五角棱镜
可用其取代一次反射的直角棱镜或做 90°转折的平面反射镜,
这种棱镜既避免了镜像且装调方便
(d)二次反射式直角棱镜
和一次反射式直角棱镜的形状完全相同。这种棱镜多用做转像系统等。
(e)斜方棱镜
使光轴产生平移。这多用于双目仪器中调整目距之用。如下图:
b1:为调整前的目距
b2:为调整后的目距
三次反射形式的棱镜
(a)施密特棱镜
它使沿光轴的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间的夹角为45°。
由于棱镜中的光路很长,可以把光学系统的一部分光路折叠在其中,以使仪器外形尺寸减小。
如下图为折叠光路示意图:
(b)列曼棱镜
它可以使沿光轴方向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且二者之间有一段距离。
直立使用可使瞄准线高于眼睛观测线,或使瞄准线低于眼睛观测线
②屋脊棱镜
定义:
工作原理
为加屋脊时:
加屋脊时:
应用
(a)由施密特屋脊棱镜构成的瞄准具系统
(b)由列曼屋脊棱镜构成的瞄准具系统
由于棱镜加了屋脊面,使物镜的倒像完全得到了转像,看到的像和物的上下、左右方向完全一致。
4.2.1三面直角棱镜(立方角锥棱镜)
三面直角棱镜的形状相当于一个立方体切下来的一个角,如(a)图:
三面直角棱镜的重要特性之一:
从底面以任意方向入射于棱镜的光线,经三个反射面顺序反射以后,出射光线以与入射光线平行的方向射出,即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旋转了180°。如(b)图:
以角顶为中心向任意方向转动,且入射光线方向确定后:
出射光线仍平行于入射光线方向射出,随棱镜绕角顶转动的方向和角位移的不同,出射光线将发生不同的平移。
4.3棱镜的组合
在光学系统中常用两块以上的棱镜组合成棱镜系统来达到一块棱镜难于达到的功能。
①分光棱镜
两相同等腰直角棱镜胶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保证光程相等?
按照节省材料的原则,若要进行分光,只需要在一个棱镜的出射表面镀上一层半反半透膜即可,无需再胶合多一块棱镜,但为了使被分开的两束光棱镜中的光程相等,所以需要胶合多一块棱镜。
保证光程的相等实际上是保证光轴的不倾斜,保证分光后的成像质量,因为如果不多胶合一块棱镜,光轴的倾斜导致的成像质量的下降的矫正成本远远大于多胶合一块棱镜来保证光轴的不倾斜的成本(这种光轴的倾斜不是几块棱镜就能简单的矫正)。
②对中心用双像棱镜
③普罗型转像棱镜系统
(a):普罗I型转像棱镜,它由两块等腰直角棱镜组成,它们的光轴面互相垂直。
(b):普罗Ⅱ型转像棱镜,它由两块一次反射的等腰直角棱镜和一个两次反射的等腰直角棱镜构成。
双简望远镜多用这类棱镜转像系统。
④别汉型屋脊棱镜系统
(a):由施密特屋脊棱镜+半五角棱镜
(b):由一块半五角屋脊棱镜+一块施密特棱镜
在棱镜中可折叠很长一部分光路,可用于长焦物镜的转像。
⑤分色棱镜系统
在系统中的两个反射面上分别镀以反射蓝光透红光和绿光、反射红光透绿光的多层介质膜。
这种棱镜系统在设计时要保持三种色光在棱镜中的光程相等。
⑥反射棱镜构成的光学绞链系统
能通过旋转特定棱镜补偿由其他棱镜转动引起的像倾斜。(在本文章3.3中有讲到)
4.4普通棱镜的展开
4.4.1棱镜展开方法
4.4.2棱镜对光轴的要求
棱镜展开结构示意图:
4.5结构参数κ
4.5.1κ的定义
只由棱镜结构决定与大小无关:
4.5.2κ的计算
①一次反射的等腰直角反射棱镜
因为
所以:
②一次反射等腰棱镜
③道威棱镜
④二次反射等腰直角棱镜
由图:
⑤五角棱镜
⑥靴形棱镜
⑦施密特棱镜
⑧别汉棱镜
4.6屋脊棱镜的展开
4.6.1屋脊棱镜的加工
若反射棱镜的一个反射面被屋脊面所代替,将使原有口径被切割。
通俗来说就是:
入射面的有效范围被缩小了,入射面部分区域的入射光线无法抵达出射面,因为反射深度加深(如上图)。
因此,必须加大棱镜的高度,才能使入射光束全部通过棱镜,如下图:
屋脊棱镜要求两屋脊面的夹角严格等于 90°,否则将产生双像。由于屋脊棱镜加工困难,故常用组合棱镜取代。
4.6.2屋脊棱镜的展开
①等腰直角屋脊棱镜
这里补充一个3D图(原书本没给):
展开示意图:
②屋脊五角棱镜
总结: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其他屋脊棱镜的光轴长度:
4.7棱镜成像方向辨别原则
五、折射棱镜
5.1折射棱镜的定义
5.2折射棱镜的最小偏角
偏向角公式:
常用测最小偏角的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为此需把被测玻璃做成棱镜,折射角α一般做成60°左右,用测角仪测出其精确值,当测得最小偏角后,即可按上式求取n值。
5.3棱镜的色散
5.3.1色散的定义
5.3.2色散曲线
色散曲线:
折射率和波长的关系曲线
长波长的色光折射率低,短波长的色光折射率高,且波长越短,折射率增加越迅速。
5.3.3白光的光谱(连续光谱)
白光的光谱(连续光谱):
棱镜把白光分解成各种色光,并按波长的长短顺序排列,这种排列称为白光的光谱或连续光谱。
(是一种排列)
光学中常以夫琅禾费谱线为特征谱线,其颜色、符号、波长及产生这些波长的元素如下表:
在白光光谱中,红光波长较长,折射率低,偏向角小;紫光波长较短,折射率高,偏向角大。表现如下图:
5.3.4色散棱镜的形式
①立特罗色散棱镜
用半个 60°色散棱镜,在直角长边上镀以反射膜层,通过反射,使半个棱镜起到 60°色散棱镜的作用。这种立特罗色散棱镜系统结构紧凑。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棱镜材料,如石英等,用这种棱镜可以节约材料。
②阿米西直视棱镜
它由三块棱镜组成,中间棱镜的色散高于两边棱镜的色散,这种棱镜的偏角为零。
白光通过棱镜时,某一种波长(中间波长)不发生偏折,其他波长较长的和波长较短的光线分别向中间波长的光线的两侧偏折,产生色散现象。
③培林-普罗沙色散棱镜
培林-普罗沙色散棱镜的最小偏角为90°,不受波长的影响。
六、光契
6.1光契的定义
定义
折射角α很小的棱镜称为光楔
6.2光契的偏向角公式
6.3光契的组合
①两光楔的主截面平行的情况
两光楔间有一微小空气间隙,相邻工作面平行,并可绕其公共法线相对转动。
(a):表示两光楔主截面平行,两折射角朝向一方,将产生最大的总偏向角(为两光楔产生偏向角之和)。
(b):为两光楔相对转动180°,两主截面仍平行,但折射角方向相反,这个系统相当于一个平行平板,偏向角为零。
(c)表示两光楔相对转动180°,产生与(a)相反的总偏向角。
②两光楔的主截面不平行的情况
当两主截面不平行或相对转动任意角2φ时,组合光楔的总偏角:
③光契组合应用案例
(a)用于激光系统中的双光楔
因为①中两光楔间有一微小空气间隙,用于对激光束偏转,会使光学系统中产生大量杂散光,为此可采用下图所示的结构:
(b)用于测微读数的光契组合
变化两光楔间的间隙以改变出射光线的平移量
这种双光楔可用于测微读数,把Y方向的小量变为z方向移动很大的量。
七、光学材料
7.1透明光学材料(透射材料)
透射材料的光学特性:
主要由对各种色光的透过率和折射率决定。
折射特性:
透射材料一般以夫琅禾费特征谱线的折射率来表示。
7.1.1表示主要折射特性的量:
光学材料特征量:
(在光学玻璃目录中,通常列出以下光学常数)
在光学玻璃目录中,除上述光学常数外,还列有一些标志物理、化学性能的有关数据,如密度、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等。此外,对光学均匀性、应力消除程度、玻璃中的气泡度、杂质、条纹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定。(反正就是考虑的东西很多)
为了设计质量高的光学系统,需要很多种类的光学玻璃。
光学玻璃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①冕牌玻璃(字母K表示)
②火石玻璃(用字母F表示)。
我国光学玻璃nD-vD 曲线图:
7.1.2色散公式
7.2塑料光学材料
优点:
①与玻璃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质量、较高的抗冲击性
②能提供更多种形状。外形适应性是塑料光学的最大优点之一。非球面透镜和其他复杂的形状都可以被塑造。
缺点:
①较低的耐热性。塑料的融化温度比玻璃低,表面耐磨性和抗化学性较差。
②镀膜的附着性低,因为其融化温度低,薄膜的沉积温度受到限制:塑料透镜上膜层的耐用性也低或寿命短。
光学塑料的光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表:
7.3反射光学材料
反射光学零件一般是在抛光玻璃表面镀以金属的反射层。
反射面不存在色散现象,对于任何色光,其反射角均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学材料的唯一特性:反射率
反射面多为用金属材料镀制,不同的金属反射面,有不同的反射特性,即随入射光波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射率。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