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ADS的SIPro setup进行S参数提取时,往往会面临几种参数扫描方式的选择问题,当使用者刚开始接触软件使用时,通常会选择automatic模式,该模式基于最优的线性扫描和自适应扫描的组合方式进行仿真,仿真速度较快,但是精度如何呢?为此,进行了以下的几组模拟对比:
在其他配置参数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改变Frequency Plans选项框中的扫描方式,对如下图所示的差分走线进行S参数的提取。

首先,采用了automatic模式,与另外一组log和linear混合模式的提取方式进行了对比,提取频率范围均为1kHz~20GHz;

automatic和log/linear混合模式结果对比显示,按照仿真中实际计算的点数进行观察,插入损耗的趋势几乎相同,而回波损耗由于其振幅较大,并且由于automatic模式下的仿真点数又过少,其细节的反应不够到位,但整体趋势与混合模式相比,还是保持了一致;


然而,因为系统级的仿真,往往对于精度要求较高,自然需要更多的采样点数,因此,automatic模式下,对仿真结果进行增加插值点数的处理,则发现,回波损耗的曲线会产生很多地畸变,这样的结果肯定不能作为最终的模型被使用;

最后,在adaptive模式下的结果显示,虽然,在仿真点数与auto模式一样的情形下,回波损耗的结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经过增加点数插值后,其趋势则显得更为合理,至少曲线上不会产生畸变,并且,其整体趋势也基本与混合模式相匹配;


综上所述,对于仿真结果精度要求不高并且追求仿真速度的前提下,adaptive较之auto模式,会是更好地选择,而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log和linear的组合使用,不仅可以保证精度,也可以适当地加快仿真速度,当然,其提速后的仿真时间,依然没有auto的那么快,但是,对于仿真工程师而言,参数提取越快,可能越担心容易出现问题,实际仿真时,也只能根据仿真对象的要求,做出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