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 开发四大痛点及解决方案

痛点1:知识缺失

知识库缺乏必要的上下文信息,导致 RAG 系统在无法找到确切答案时,可能会提供模棱两可的错误信息,而不是直接表明其无知。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接收到误导性的信息,从而感到沮丧。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优化数据质量

“垃圾输入,垃圾输出。” 若源数据质量不佳,比如:存在相互矛盾的信息,即便是再完美的 RAG 流程也无法从劣质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知识。以下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能解决这一难题,还能应对本文中提到的其他问题。高质量的数据是确保 RAG 流程顺畅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优化策略:

1. 清除噪音和无关信息:包括移除特殊字符、停用词(比如:“the”和“a”等常见词汇)以及 HTML 标签。

2. 识别并修正错误:涉及拼写错误、打字错误和语法错误。拼写检查工具和语言模型等资源对此很有帮助。

3. 去除重复数据:消除可能干扰检索过程的重复或相似记录。

解决方案二:优化提示词设计

由于知识库信息不足,系统可能会提供看似合理却错误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提示词可以显著提升系统表现。通过使用“若你不确定答案,请表明你不知道”等提示词,可以引导大模型承认其局限,并更清晰地表达不确定性。虽然这不能确保答案的绝对正确性,但在数据优化之后,设计恰当的提示词是提高系统透明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痛点2:更相关的知识没有检索出来

在初步检索阶段知识未能被检索出来。关键的文档可能没有在检索组件给出的初步结果中,导致正确答案被遗漏,大模型因此无法提供精确的响应。研究指出:“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文档里,只是因为它排名不够高,所以没有被呈现给用户。”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调整 chunk_size 和 similarity_top_k 超参数

在 RAG 模型中,chunk_size 和 similarity_top_k 是控制数据检索效率和准确性的两个关键参数。对这些参数的调整会影响到计算效率和信息检索质量之间的平衡。

解决方案二:Rerank 重排序

在将检索结果传递给大语言模型(LLM)之前对其进行重新排序,可以显著增强 RAG 系统的性能。LlamaIndex 的笔记揭示了有无重新排序的差别:

  1. 未经重新排序直接获取前两个节点的检索结果,导致结果不够精确。

  2. 相比之下,检索前 10 个节点并利用 CohereRerank 进行重排序,然后仅返回前两个节点,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检索。

import os 
from llama _ index.postprocessor.cohere _ rerank import CohereRerank 

api _ key = os.environ  [  "COHERE _ API _ KEY"  ] 
cohere _ rerank = CohereRerank ( api _ key=api _ key , top _ n=2 ) # return top 2 nodes from reranker 

query _ engine = index.as _ query _ engine  ( 
similarity _ top _ k=10 ,  # we can set a high top _ k here to ensure maximum relevant retrieval 
node _ postprocessors= [ cohere _ rerank ],  # pass the reranker to node _ postprocessors 
 ) 

response = query _ engine.query  ( 
 "What did Sam Altman do in this essay?" , 
 )

痛点3:格式错误

输出格式不正确。当大语言模型(LLM)未能遵循以特定格式(比如:表格或列表)提取信息的指令时,我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优化提示词设计

为了改善提示词并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明确指出格式要求。

  2. 简化指令并突出关键术语。

  3. 提供具体示例。

  4. 对提示词进行迭代并追加相关问题。

解决方案二:输出解析方法

输出解析可以用于以下目的,以确保获得期望的输出格式:

  1. 为每个提示/查询提供格式化指南。

  2. 对LLM的输出进行“解析”处理。

以下是一个使用 LangChain 输出解析模块的示例代码片段,该模块可在LlamaIndex 中应用。

from llama _ index.core import VectorStoreIndex , SimpleDirectoryReader 
from llama _ index.core.output _ parsers import LangchainOutputParser 
from llama _ index.llms.openai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output _ parsers import StructuredOutputParser , ResponseSchema 

 # load documents , build index 
documents = SimpleDirectoryReader  (  " .. /paul _ graham _ essay/data"  ).load _ data  (  ) 
index = VectorStoreIndex.from _ documents ( documents )

 # define output schema 
response _ schemas =  [ 
ResponseSchema  ( 
name=  "Education" , 
description=  "Describes the author's educational experience/background." , 
 ) , 
ResponseSchema  ( 
name=  "Work" , 
description=  "Describes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background." , 
 ) , 
 ] 

 # define output parser 
lc _ output _ parser = StructuredOutputParser.from _ response _ schemas  ( 
response _ schemas 
 ) 
output _ parser = LangchainOutputParser ( lc _ output _ parser )

 # Attach output parser to LLM 
llm = OpenAI ( output _ parser=output _ parser )

 # obtain a structured response 
query _ engine = index.as _ query _ engine ( llm=llm )
response = query _ engine.query  ( 
 "What are a few things the author did growing up?" , 
 ) 
print ( str ( response ))

解决方案三:Pydantic 程序

Pydantic 程序是一个多功能的框架,它能够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成结构化的 Pydantic 对象。LlamaIndex 提供了几种不同类型的 Pydantic 程序:

LLM 文本补全 Pydantic 程序:这类程序负责处理输入的文本,并将其转换成用户自定义的结构化对象,这个过程结合了文本补全 API 和输出解析。

LLM 函数调用 Pydantic 程序:这些程序通过使用 LLM 函数调用 API 来处理输入文本,并将其转换成用户指定的结构化对象。

预制 Pydantic 程序:这些程序设计用于将输入文本转换成预定义的结构化对象。

以下是一个使用 OpenAI 的 Pydantic 程序的示例代码片段:

from pydantic import BaseModel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from llama _ index.program.openai import OpenAIPydanticProgram 

 # Define output schema ( without docstring )
class Song  (  BaseModel  ) : 
title : str 
length _ seconds : int 


class Album  (  BaseModel  ) : 
name : str 
artist : str 
songs : List [ Song ]

 # Define openai pydantic program 
prompt _ template _ str =  """\ 
Generate an example album , with an artist and a list of songs.\ 
Using the movie { movie _ name } as inspiration.\ 
 """ 
program = OpenAIPydanticProgram.from _ defaults  ( 
output _ cls=Album , prompt _ template _ str=prompt _ template _ str , verbose= True 
 ) 

 # Run program to get structured output 
output = program  ( 
movie _ name=  "The Shining" , description=  "Data model for an album." 
 )

**解决方案四:**OpenAI JSON 模式

通过OpenAI的 JSON 模式,我们可以将`response_format`设置为`{ “type”: “json_object” }`,从而激活响应的 JSON 模式。当启用 JSON 模式后,大模型将被限制仅生成可以解析为有效 JSON 对象的字符串。JSON 模式确保了输出格式的强制性,但它并不支持根据特定模式进行验证。

痛点4:输出不完整

回答缺失完整性。虽然部分答复没有错误,但它们并未包含所有必要的细节,即便这些信息在上下文中是可获取的。比如:当有人提问:“文档A、B和C中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什么?”为了确保回答的完整性,单独对每份文档进行查询可能更为有效。

解决方案一:查询变换

在最初的 RAG 方法中,比较类型的问题表现尤为不佳。提升 RAG 推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引入查询理解层——在实际将查询向量存入存储之前进行查询变换。以下是四种不同的查询变换方法:

1. 路由:保留原始查询,并识别出与之相关的合适工具子集。随后,将这些工具指定为合适的选项。

2. 查询重写:保留选定的工具,但以不同方式重新构建查询,以便在同一工具集中应用。

3. 子问题分解:将查询拆分为几个更小的问题,每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工具,由其元数据来决定。

4. ReAct Agent 工具选择:基于原始查询,确定使用的工具,并制定在该工具上运行的特定查询。

请参考以下示例代码片段,了解如何应用 HyDE(假设文档嵌入)这一查询重写技术。给定一个自然语言查询,首先生成一个假设文档/答案。接着,使用这个假设文档进行嵌入搜索,而不是使用原始查询。

 # load documents , build index 
documents = SimpleDirectoryReader  (  " .. /paul _ graham _ essay/data"  ).load _ data  (  ) 
index = VectorStoreIndex ( documents )

 # run query with HyDE query transform 
query _ str =  "what did paul graham do after going to RISD" 
hyde = HyDEQueryTransform ( include _ original=True )
query _ engine = index.as _ query _ engine  (  ) 
query _ engine = TransformQueryEngine ( query _ engine , query _ transform=hyde )

response = query _ engine.query ( query _ str )
print ( response )

最后的最后

感谢你们的阅读和喜欢,我收藏了很多技术干货,可以共享给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们,如果你肯花时间沉下心去学习,它们一定能帮到你。

因为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知识体系实在是过于庞大,知识更新也非常快。作为一个普通人,无法全部学完,所以我们在提升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目标,然后制定好完整的计划,同时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大模型知识脑图

为了成为更好的 AI大模型 开发者,这里为大家提供了总的路线图。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典书籍阅读

阅读AI大模型经典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技术水平,开拓视野,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对于想要深入学习AI大模型开发的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试资料

我们学习AI大模型必然是想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都是总结当前最新、最热、最高频的面试题,并且每道题都有详细的答案,面试前刷完这套面试题资料,小小offer,不在话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RAG,即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一种结合了信息检索和生成模型的框架。它通过检索技术增强语言模型生成内容的能力。RAG模型开发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分词、去除停用词、标注等,以便用于训练模型。 2. 构建检索系统:在RAG模型中,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检索系统。这通常涉及到构建索引库,该库包含用于检索的文档集合。索引的构建可能涉及向量化文档内容,并应用一些检索算法(例如TF-IDF、BM25或更高级的嵌入式检索算法)。 3. 训练语言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训练一个语言生成模型,如BERT、GPT等。这个模型将用来生成问题的回答,或者基于检索到的信息生成新的文本。 4. 集成检索与生成:将训练好的语言模型与检索系统结合起来,生成时模型不仅依赖于训练时的知识,还能实时检索到最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增强生成的文本。 5. 模型优化:通过结合检索系统和生成模型后,可能需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这可能包括调整检索算法的参数,或者对生成模型进行微调等。 6. 评估与测试:对集成后的模型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有效地回答问题或生成相关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