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无线LED照明系统(Zigbee)的设计与实现。本论文就毕业设计的内容,选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主控制器,系统地阐述了整个由Zigbee协议支持的无线LED照明系统的功能及实现。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并实现了从底层各LED照明器件的驱动控制,到通过进程控制各元器件的系统化编程,再到通过基由Zigbee协议发送的串口控制量来操控的无线LED系统。基本上实现了由Zigbee协议支持的无线LED照明系统的功能流程,能够通过Zigbee协议控制LED系统的花样演示。本系统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和使用,交互性强,基于Zigbee通信协议。
关键词:LED照明;无线控制;Zigbee通信协议;Atmega16;AVR单片机c语言
设计要求
1.设计并使用ATmega16单片机及AVR开发板模拟单片机操控下的LED灯可控电路;
2.在开发板上加装Zigbee无线通信模块,驱动并实现串口数据信号的收发控制;
3.设计过程中使用AVR Studio软件对设计的C语言程序进行编写与调试,模拟出无线LED照明控制系统;
4.驱动并实现开发板上LED灯和LED点阵的规律化图形化显示;
5.在无线遥控器的键控下实现对LED系统的局部控制操作用于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6.充分利用ATmega16单片机资源,对开发板上无线通信协议下操控的LED灯、晶体管、8x8LED点阵进行综合操作使用。
下面是对使用到的硬件设备的截图:
图1 硬件设备截图
系统硬件设计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指挥其他器件的协调工作,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硬件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模块只实现一部分特定功能,之后再将个模块搭接在一起,以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本系统主要由AVR开发板、8个LED构成的灯组、数码管显示器、8x8 LED点阵、USB-ISP下载器、ATmega16芯片、无线315发射接收器、P9串口线、Zigbee节点等元器件组成。
图1整体硬件构思框图
图2开发板的整体布局
实际开发板中A区主要包括ZigBee通信模块,B区主要包括LED灯组和数码管,C区主要有8*8 LED点阵,D区主要有总线上各接线柱的选择,E区主要是单片机的芯片ATmega16,F区含一些无限315用到的接线柱,G区主要是电源相关的接口,H区有开发板上的控制小键盘,H区包含无限315的接收发射器,可通过指示灯查看信号接收情况。
程序设计与烧写
1 开发程序的调试与烧写
由于程序的开发从头到位都离不开在开发板上的测试,所以首先要熟悉开发板上各元器件的功能、操作与参数,同时掌握对程序的实板烧写、熔丝位的了解与设置,以满足系统开发各个环节的需要。
1.1 ATmega16的使用
芯片选择ATmega16,且放入芯片底座,注意方向,然后锁紧。
电源选择外部7.5V-9V电源输入或者USB-ISP供电(两者齐用或单独使用都无妨)。
D区复位端口跳线选择AVR。
图1 单片机芯片ATmega16的使用
LED灯组程序部分
对于LED灯我们知道,其亮通的原理就是在其正向有高低电平差即可发光,我们使用程序对于LED控制时也仅仅是通过引脚给予其两端施加电压,通过改变LED回路中的电平差来实现LED灯的发光控制。
具体到程序中我们LED灯组中的8只LED灯只需要2位的16进制数便可全部控制。在具体的LED程序编写时由于考虑到这些LED灯的花样组合显示,为了方便控制还是主要将这些LED灯对应的2位16进制数以数组的形式预存在程序中,然后通过调用数组便可实现LED灯亮通的变换。
在这部分程序的实际编写中主要预设了2种LED灯组的花样流水灯数组,通过识别电脑发送来数据的对应位,来操控LED灯组的不同变换展示。同时运用函数对数据的解析可实现数据高位控制LED灯组的变化方式,数据低位控制LED灯的闪烁快慢。
图1 LED灯组的控制
结论
该系统成功的实现了其经由Zigbee通信协议控制LED照明系统的功能。经由Zigbee协议编出的串口通信操控的LED照明系统完成了通过串口调试程序预设好的数据项的选择来收发数据进而通过开发板中烧制好的程序进行协议解析后产生的指令来控制LED各部分的电路执行其对应的操作。
其中在led灯组部分完成了选择性点亮个别led、花样流水灯等控制操作;
在8*8 led点阵部分完成了对点阵的初始化、调用字库显示0-9,A-Z的操作、以及笑脸字库、列叠加变化等花样操作;
在进程程序的协议解析中实现了帧处理、地址解析、命令解析、以及局部函数调用等操作;
在串口程序中完成了接收结束中断处理函数来接收处理协议、串口的传输函数以及串口的初始化等函数。
程序运行稳定、可靠,功能实现良好,在开发板上的表现效果可圈可点。能在毕业之际通过各指导老师的细心帮助完成这样的系统设计,着实很有一番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与相关技术研究 [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1-11.
[2]Nathan J Muller.蓝牙揭秘.周正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孙利民,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严紫建,刘元安等.蓝牙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5]INTANAGONWIWAT C,COVINDAN R,ESTRIND,et.Directed diffusion for wireless censor network [J].IEEE/ACM Trans.On Network,2003,1.
[6]Kaveh Pahlaven,Xinrong Li,Juha-Pekka Makela.Indoor Geolo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February,2002:112-118.
[7]ZigBee alliance.ZigBeeTM alliance Network specification version1.0,2004
[8]Lee D Y, Noh H J, Hyun D S, et al. An improved MPPT converter using current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small scaled PV-applications [A].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2003 [C].APEC’ 03 Eighteenth Annual IEEE, Florida, USA, 2003.
[9]Ching-Chih Tsai.A Localization System of a Mobile Robot by Fusing Dead-Reckoning and Ultrasonic Measurement [C].IEEE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Minnesota,USA,May 18-21,1998:144-149.
[10]Christophe Tricaud. Optimal sensing and actuation policies for network mobile agents in a class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 [D].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UTAH STATE UNIVERSITY.Logan,Utah.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