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卷扬机是通过机械动力或人力来带动卷筒进行物料运送来完成工作的,多用于制造业中。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卷扬机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控制技术中脱离出来,传统的接触器继电器控制方式灵活性差、操作不便,其使用了许多中间继电器将各种器件连接在一起,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容易接触不良,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安全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是工业自动化上的首要选择。本次设计采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从而实现所控制的功能。本设计设置手动控制模式为了防止系统突然故障使小车运行时停止。当切换到自动模式,系统自动运行,左右两辆小车交替运行,确保工作中没有空行程。本设计采用一个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控制两辆小车,正转时控制左车,反转时控制右车。使用了多个限位开关来检测料车到达的位置,相应的工作状态均由LED灯来表示。该系统具有一个蜂鸣器和一个LED灯组成的报警系统。本设计还加入了三菱变频器和西门子触摸屏,变频器可对小车的运行调节速度,并能进一步提高对物料小车运行速度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触摸屏可实现人机界面,使控制模拟系统的方式不仅限于在控制板上实现。采用PLC作控制器的卷扬机控制系统,不仅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还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软、硬件的设计进一步完善,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卷扬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触摸屏
卷扬机控制系统
2.1 卷扬机的基本结构
如图3-1所示,卷扬机是由一个电机通过卷筒来带动左右两个小车上下行的工业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使用一个电机同时拖动两个小车,使左右两个小车交替运行,当左车(满料车)上行时,右车(空料车)下行;当右车(满料车)上行时,左车(空料车)下行,使得电动机在整个运行状态中都在为小车运行工作。
图2-1 卷扬机简单结构图
卷扬机的主电路图
卷扬机主电路如图2-2所示。其中,QS为断路器,FU1为熔断器,FR1为热继电器,M为控制左右小车的电机,并连接变频器,可对小车运行状态进行变频调速。
图2-2 卷扬机主电路图
触摸屏介绍
(1)触摸屏基本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较常用的人机界面设备。当你用手指或者其它东西在触摸屏上按一下,这个位置就会收到这个讯号,然后把讯号转化为一个触点坐标,再由这个介面传送到CPU,CPU就会收到指令,然后执行指令,从而确定输入的位置。本设计采用的触摸屏是西门子smart-700。如图1所示。
图1 西门子触摸屏
(2)触摸屏的界面设计
1.设计触摸屏界面使用的软件为WinCCflexibleSMARTV3,当打开软件,此时选择创建一个新的项目,选择实验室触摸屏的型号smart-700,此时页面如图2示。
图2触摸屏新建页面
总结
此次毕业设计是以PLC为核心的卷扬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运用了变频器及触摸屏,设计并制作出了模拟控制系统,通过调试,实现了控制功能。本设计有两种工作模式可切换,设置手动控制模式为了防止系统突然故障使小车运行时停止。当切换到自动模式,系统自动运行,左右两辆小车交替运行,确保工作中没有空行程。本设计采用一个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控制两辆小车,正转时控制左车上行,反转时控制右车上行。使用了多个限位开关来检测料车的位置状态,相应的工作状态均由LED灯来表示。该系统具有一个蜂鸣器和一个LED灯组成的报警系统。本设计还加入了三菱变频器和西门子触摸屏,变频器可对小车的运行调节速度,并能进一步提高对物料小车运行速度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触摸屏可实现人机界面,使控制模拟系统的方式不仅限于在控制板上实现。本设计使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让整个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既使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单,又能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当今市场最畅销的工业产品,而控制核心采用PLC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也越来越被普及并使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促进PLC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工业自动化稳步提升。应用PLC控制的卷扬机系统功能会越来越完善,更加方便、可靠,自动化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1]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第四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2]贺哲荣.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三菱FX2系列)[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肖峰,张哲荣.PLC编程1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常斗南,翟津.三菱PLC控制系统综合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殷庆纵,李洪群.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2N系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蔡杏山.PLC、变频器入门知识和实践课堂[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程子华,阳胜峰.触摸屏应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8]初航,郭治田,王伦胜.实例讲解三菱FX系列PLC快速入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9]贾德胜.PLC应用开发实用子程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0]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BaillieulJ.,SamadT.(eds)EncyclopediaofSystemsandControl[M].Springer-Verlag,2015
[12]ResearchonAnti-interferenceofPLC[J].YuefanLiu,LiuYuelan,XinyingChen.ProcediaEngineering,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