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的分析

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原子吸收光源中部分波长的光形成吸收光谱,为暗淡条纹;发射光子时则形成发射光谱,为明亮彩色条纹。**两种光谱都不是连续的,且吸收光谱条纹可与发射光谱一一对应。每一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同,遂称为特征光谱。
一束特定能量的光线(hv)穿过物体,在物体中特定的电子、原子、分子、基团等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或吸收能量后处于激发态,回到基态过程中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检测这些特定光线的波长我们可以确定是哪种物质产生吸收(或发射) ,通过检测强度可知它的含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被测样品置于B处,用适当的激发光源激发,样品中的原子就会辐射出特征光,经外光路照明系统L聚焦在入射狭缝S上,再经准直系统0,使之成为平行光,经色散元件P把光源发出的复合光按波长顺序色散成光谱,暗箱物镜系统0,把色散后的各光谱线聚焦在感光板F上,最后把感光板进行暗室处理就得到了样品的特征发射光谱。
光谱分析法是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其化学组成 和相对含量的方法,是以分子和原子的光谱 学为基础建立起的分析方法。包含三个主要 过程:①能源提供能量;②能量与被测物质 相互作用;③产生被检测讯号。
光谱法分类 很多,用物质粒子对光的吸收现象而建立起的 分析方法称为吸收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等。
利用发射现象建立起的分析方法称为发射 光谱法,如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发射光谱法 等。
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能级 分布是特征的,则吸收光子和发射光子的能量也是特征的。以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 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的强度为纵坐 标所描绘的图像,称为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
可利用物质在不同光谱分析法的特征光谱对其 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光谱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太阳的核聚变是靠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 太阳中心核聚变是重力约束形式,是依靠太阳质量形成的强大引力压力,使核心温度升到1500万度,压力达到3000亿个地球海平面大气压。 在这种温度和压力的合力下,让氢核裸露出来,相互发生剧烈碰撞,形成自持而源源不断的核聚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光线在通过太阳大气是某些波长的光被原子吸收,形成特定暗线,通过地球上实验中的明线比对,就得出了太阳光被原子吸收的,即知道了太阳的物质组成.
“专家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得出钙黄绿素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97nm和518 nm”,那什么是激发(EX)光谱、发射(EM)光谱?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是荧光光谱中的两种,激发光谱是荧光物质在不同波长激发光源的激发下测得的某一波长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也就是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的相对效率;发射光谱则是某一固定波长的激发光源激发作用下荧光强度在不同波长处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荧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成分的相对强度。
荧光激发光谱:让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激发荧光物质使之发生荧光,而让荧光以固定的发射波长照射到检测器上,然后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即为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
荧光发射光谱: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而让荧光物质所发出的荧光通过发射单色器照射于检测器上,亦即进行扫描,以荧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为荧光光谱,又称荧光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是固定激发波的波长,测定发射光强度与波长(有时候也测波数或者频率等)的关系,通俗而不太严谨的说,发射光谱测定的是发射光的颜色。激发光谱是固定发射光的波长,测量激发光的波长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如从发射光谱知道某分子最大发射波长是500nm,我们希望知道用哪个波长的激发光照射这个分子,可以获得最大的发射强度,就可以通过测定激发光谱来实现。一般情况下,最大激发波长小于最大发射波长。实际应用中,根据我个人经验,发射光谱用得比激发光谱要多。
引力波是什么?发现后有什么价值?

核聚变

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dao,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核聚变是核裂变相反的核反应形式。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核聚变可能成为未来的能量来源。核聚变燃料可来源于海水和一些轻核,所以核聚变燃料是无穷无尽的。 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的爆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地球的自转轴的倾斜通常用黄赤交角来体现。黄道是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假设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话,我们就会得到一个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它实际上是地球在太阳系中做公转运动时的轨道所在的平面。而赤道面则体现了地球的自转,它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
目前,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23.4°(23°26′),这其实表明地球的自转轨道和公转轨道之间有23.4°的夹角。这造成了同一纬度的地区在公转轨道不同处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形成了季节更迭,也形成了位于南北纬23.4°的南北回归线。
理论上,行星是从原行星盘中吸积聚成的,那么地球的角动量方向就应该和其形成前原行星盘的角动量方向一致,赤道面和黄道面理应在同一平面上。那黄赤交角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经典的解释是在约45亿年前,地球遭遇过一颗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被称为忒伊亚)撞击,撞击形成的碎屑形成了月球,地球的自转轴则被撞歪了。

在月球的潮汐力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十分稳定。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月球的话,自转轴倾角可能会在0°~85°之间变化。而事实上,数万年来地球的自转轴变化范围约为22.1°~24.5°。这2°左右的变化范围,既和地球自身大气海洋的潮汐作用、地幔的对流活动有关,也和日月等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引发的章动、岁差、极移等自转轴的摆动有关。
原子中的电子可处于许多不同的运动状态,每一状态都具有一定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分布在各个能级上的原子数是一定的,大多数原子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即基态。当原子受到电弧或电火花外来作用时,许多原子可以由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状态,这称为激发态。但跃迁到高能级E2的原子是不稳定的,约10-8~10-5S后,便要跃迁到某一低能级E1,并伴随着发出能量为△E=E2—E1的光子。根据公式,可得到发出光子的频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