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专题-38]:物理层- LTE/NR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与其承载的内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作者主页(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的博客_CSDN博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通信-4G&5G,人工智能-PyTorch领域博主

本文网址:[4G&5G专题-38]:物理层- LTE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与其承载的内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_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的博客-CSDN博客_公共控制信道


目录

第1章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简介

1.1 PDCCH与PUCCH信道重要意义

1.2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概述

1.3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在物理层信道中的位置

1.4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与下行广播信道PBCH的区别

1.5 业务数据调度的四大下行信道

第2章 LTE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时频资源

2.1 LTE下行控制信道PDCCH在10ms帧中的位置

2.2  下行控制信道PDCCH在1ms子帧中的时域符号数

第3章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LTE Only)

3.1 概述

3.2 PCFICH信道的时频资源

3.3 PCFICH信道的内容与作用

3.4 PDCCH符号数的配置级别

第4章 调度信息的基本组织单元CCE

4.1 CCE的定义

4.2 PDCCH的用户CCE的4种格式:一个DCI占用多少个CCE?

第5章 终端对CCE格式的盲检

5.1 概述

5.2 搜索空间 

5.3 公共搜索空间

5.4 特定用户搜索空间

5.5 影响同时调度的用户数的因素

5.6 用户识别:扰码

第6章 PDCCH信道传输的内容:DCI

6.1 PDCCH信道与DCI的关系

6.2 DCI的作用

6.3 DCI与MIB, SIB的比较

6.4 DCI格式与种类

第7章 不同用户的DCI编码合并过程

第8章 不同DCI格式的内容解读实例

8.1 DCI1_0控制的内容


第1章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简介

1.1 PDCCH与PUCCH信道重要意义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mmon Control Channel,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mmon Control Channel, 上行行公共控制信道

理解这两个信道是非常非常重要!

它对于理解基站如何动态地管理和调度有限的无线资源RE的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说,PDCCH与PUCCH信道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

1.2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概述

物理层公共控制信道主要肩负了物理层控制消息的交互传输,是基站与终端高效交互控制信息的重要手段。

公共物理控制信道分为两大类:上行与下行。

在上行公共物理控制方面,NR和LTE系统中一样,只有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信道。

在下行公共物理控制方面,NR与LTE相比,得以大大简化,只保留了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信道,其他控制信道,如PHICH, PCFICH并没有保留下来。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公共”,其英文为publiccommon,在通信领域,为“common”。

公共 ”是相对于“私有”而言的,其英文为privatededicated,在通信领域,为“dedicated”。

公共控制到是指对小区中的所有终端进行控制,而“专有”控制信道是指对特定的单一终端进行控制。

1.3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在物理层信道中的位置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是用来承载DCI信息。

行公共控制信道PUCCH是用来承载UCI信息。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的内容,来源于基站MAC层的DCI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指示。

终端只有正确的解码到了DCI信息,才能正确的接收PDSCH中的数据或发送PUSCH中的数据。

因此了解DCI有助于理解PDCCH信道中的控制信息。

PDCCH信道也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DMRS信号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单独探讨,本文的重点在DCI和PDCCH信道本身。

1.4 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与下行广播信道PBCH的区别

如果说广播信道是公司部门的HR,广播消息个所有的员工。

那么CCH信道就是公司的项目管理,负责日常的项目所需资源的调度和管理。

PCFICH信道就是公司的项目管理办公室,公告哪些人士项目管理者,已经他们的管理风格。

(1)相同点

  • 都是用于基站给终端发送信号、消息,
  • 都是下行
  • 信道为所有终端共享

(2)不同点:体现在广播和控制的区别上

  • 下行控制信道PDCCH用于控制,下行广播信道PBCH用于广播小区信息。
  • 控制信道:必须有终端实体的存在,基站才会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消息;广播信道:不管是否有终端实体存在,基站都会广播消息。
  • 控制信道:体现在实时性。广播信道:体现在广而告之性。

1.5 业务数据调度的四大下行信道

  •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ion Channel),通过PCFICH,可以指示PDCCH的格式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物理共享信道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
  • 物理HARQ(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

上述4个信道共同完成下行物理信道的控制:

  • 用于业务传输的每个1ms子帧中, 控制信道PDCCH和共享信道PDSCH一起,共同完成业务数据的调度与传输。
  • 控制信道PDCCH负责指示:分配给用户哪些PDSCH共享资源。
  • 共享信道PDSCH负责传输:在所分配给用户的资源上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

第2章 LTE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时频资源

2.1 LTE下行控制信道PDCCH在10ms帧中的位置

在LTE中,PDCCH的频域和时域位置是固定的。

 (1)频域:

占用整个频谱上的所有子载波,如20M, 占用1200个子载波。

(2)时域

  • 只存在于下行时隙中,不存在于上行时隙
  • 存在每个1ms子帧中,即每次1ms调度周期内,都包含此调度控制信息。
  • 在每个1ms子帧中中,占用的符号周期数不固定。

(3)调制解调:QPSK

采用固定的QPSK调制解调,每个符号承载2个bit的信息。

2.2  下行控制信道PDCCH在1ms子帧中的时域符号数

LTE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CFICH

  • 每个1ms子帧,有两个7个符号的半帧,一个14个符号。
  • 用于业务传输的每个1ms子帧中, 控制信道PDCCH从第一个符号开始。
  • 用于业务传输的每个1ms子帧中, 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连续的符号个数不确定,包括符号0,1.....
  • 用于业务传输的每个1ms子帧中, 通过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PDCCH信道个格式以及PDCCH控制信息的组织方式。

第3章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LTE Only)

3.1 概述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ion Channel)

通过PCFICH,可以指示PDCCH的格式(符号数)

3.2 PCFICH信道的时频资源

  • 频域:内嵌PDCCH信道之中,16个RE,即4个REG, 4个REG均匀分布在整个频谱上,在整个频谱上的映射还与小区的PCI相关。
  • 时域:只占用1m子帧的第一个符号。
  • 调制解调:QPSK,4种符号,每个符号代表2个bits
  • 承载的字节流比特数:16符号 * 2bit调制 = 32bit

3.3 PCFICH信道的内容与作用

  • 物理层编码:1:16冗余编码
  • PCFICH信道的容量:32bits
  • 有效数据的比特:2bits
  • PCFICH信道的内容:

00:PDCCH时域上占用1个符号

01:PDCCH时域上占用2个符号

11:PDCCH时域上占用3个符号

11:PDCCH时域上占用4个符号

3.4 PDCCH符号数的配置级别

  • 小区级:N
  • 用户级:N
  • 调度级:Y

第4章 调度信息的基本组织单元CCE

4.1 CCE的定义

PDCCH信道中调度信息的基本组织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

由于PDCCH的传输带宽内可以同时包含多个符号symbol,且占用整个频谱,为了更有效地配置 PDCCH和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LTE定义了一个专用的控制信道资源单位: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

(1)RE (Resource Element): 1个频域子载波,一个时域符号时长。

(2)RB(Resource Block):    12个频域子载波组成。

(3)REG (RE Group):              4/6个频域子载波组成。

1个REG由位于同一OFDM符号上的4个或6个相邻的RE组成,但其中可用的RE数目只有4个,6个RE组成的REG中包含了两个参考信号,而参考信号RS所占用的RE是不能被控制信道的REG使用的。协议(36.211)中还特别规定,对于只有一个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情况,从REG中RE映射的角度,要假定存在两个天线端口,所以存在一个REG中包含4个或6个RE两种情况。

定义REG这样的资源单位,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支持 PCFICH、PHICH等数据率很小的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也就是说,PCFICH,PHICH的资源分配是以REG为单位的;而不是RB为单位。

(4)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

一个CCE由9个REG构成。

而定义相对较大的CCE,是为了用于管理数据量相对较大的用于PDCCH信道的RE资源。

CCE是基站和手机之间,在PDCCH信道上,组织RE资源的基本单位。

用户的调度信息DCI,在一个或多个连续的CCE上传输,也就是说PDCCH信道,分配给每个独立的调度信息DCI的资源是以CCE为单位的;而不是PRB为单位.

4.2 PDCCH的用户CCE的4种格式:一个DCI占用多少个CCE?

(1)4种基本格式

 LTE的PDCCH信道,支持4种不同的CCE类型。

不同的类型,每个用户调度信息DCI所需要的bit数是不尽相同的。

PDCCH‘s

CCE format

Number of CCEs for one DCI

或聚合等级

REG

Number of bits

0

1

9

72

1

2

18

144

2

4

36

288

3

8

72

576

4

16

144

1152

由于PDCCH信道的调制方式是固定的QPSK,因此CCE的聚合等级越高,可承载的二进制比特信息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承载的Bit数,并非全部用于传输有效信息,而是用于编码后的数据,编码后的比特汇中包含多少有效信息,包含多少冗余信息,取决于物理层编码。在DCI有效bit数确定的情况下,CCE的聚合等级越高,可以提供的冗余信息越多,纠错的能力就越强。

(2)CCE的聚合等级/层级

  • 1个DCI需要1个CCE, CCE聚合等级为1
  • 1个DCI需要2个CCE, CCE聚合等级为2
  • 1个DCI需要4个CCE, CCE聚合等级为4
  • 1个DCI需要8个CCE, CCE聚合等级为8

(3)CCE格式或聚合等级是小区级别还是用户级别的?

是用户级别的,不同的用户,CCE的格式可能不同。

(4)为什么需要不同格式或聚合等级呢?  

对每个终端的调度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关系到终端如何在每1个ms内解调下行共享信道中的数据,这个信息不容有闪失,因此需要尽可能的确保调度信息的正确性或容错能力!!!

而现实问题是:每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是时刻变化的,每个1ms的调度周期内,都有可能变化。因此需要不同的RE数目来承载相同的DCI调度信息:

信道质量好时:对DCI进行编码时,需要较少的冗余信息进行编码,因此需要的CCE的数量就少。

信道质量好时:对DCI进行编码时,需要更多的冗余信息今夕编码,因此需要的CCE的数量就多。

(5)终端如何知道自己的CCE格式

有两种策略来让终端手机知道自己的CCE格式

  • 基站下发通知

很显然,这种方式实施起来比较麻烦:

--这需要专门无线资源承载这些信息,耗费无线资源不说,

--每个终端的配置可能还不一样,如何传输这些信息就很麻烦。

--另外,这个信息变化太快,基本时间单元是1ms,如此快速的变化,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传输,时效性是很难有保证的。

  • 终端进行盲检:LTE采用了这种方式。

第5章 终端对CCE格式的盲检

5.1 概述

所谓盲检测,就是终端知道所有可能的格式,但当前是什么格式并不知道,因此需要尝试所有可能,直到确定当前的格式是什么,然后停止盲检测。

由于盲检测需要尝试所有可能的格式,因此CCE的格式不宜太多。

如果说DCI的内容是L2的职责,那么CCE格式的盲检就完全是L1的职责了。

盲检时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

(1)终端并不知道当前1ms子帧中传送的DCI信息组采用的是CCE是什么格式。

(2)终端并不知道当前1ms子帧中传送的DCI信息组中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DCI信息。

(3)如果有,终端也不知道自己所需要的DCI信息在哪个CCE中进行承载。

这就需要每个终端搜索所有的CCE,确定属于自己的CCE和相应的格式,这就是CCE的盲检。

终端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状态,以及在该状态期望的DCI或能够处理的DCI.

5.2 搜索空间 

那么UE是不是从第一个CCE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盲检过去呢?这也未免太没效率了!!!

为了提升搜索效率,规范把整个PDCCH的CCE空间:

首先,划分了CCE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和UE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

其二,CCE公共搜索空间与UE特定的搜索空间都有自己特定的时频资源的区域和聚合等级,对于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空间里搜索。

其三根据用户需要监控的DCI的信息,CCE的无线资源分为公共搜索空间和特定用户的所搜空间。

5.3 公共搜索空间

(1)公共搜索空间CCE承载的DCI的内容。

该空间中的DCI是所有UE都要去监听的, 如

  • paging:下行寻呼
  • 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SIB
  • RACH response: 随机接入应答

(2)公共搜索空间CCE的位置

PDCCH信道中的前最前面16个CCE,被划分给公共所搜空间。

(3)公共搜索空间CCE的格式与聚合等级

  • 4:4个CCE聚合,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6, 一共可承载4个DCI
  • 8:8个CCE聚合,   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6, 一共可承载2个DCI

(4)公共搜索空间的搜索策略

对于位于公共空间里的信息Aggregation Level只有4,8两种取值,

那么UE搜索的时候就先按4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再按8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就可以了。

(5)公共搜索空间大小与最多搜索次数

  • 4:4个CCE聚合,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6, 一共可承载4个DCI,因此盲搜4次。
  • 8:8个CCE聚合,   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6, 一共可承载2个DCI,因此盲搜2次。

公共搜索空间一共搜索次数:4+2 =》 6次。

5.4 特定用户搜索空间

(1)特定用户CCE承载的DCI的内容

  • UL Grant(format 0):上行调度请求的授权
  • DL Assignment(format 1):下行调度指示
  • MIMO Downlink Assignment(format 2):下行MIMO调度指示
  • Power Control Command(format 3):功率控制指示

(2)特定用户搜索空间CCE的位置

UE特定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根据36.213 9.1.1中的公式计算。

(3)特定用户搜索空间CCE的格式与聚合等级

  • 1:1个CCE聚合,一共可承载16个DCI
  • 2:2个CCE聚合,   一共可承载8个DCI
  • 4:4个CCE聚合,一共可承载4个DCI
  • 8:8个CCE聚合,   一共可承载2个DCI

(4)特定用户搜索空间的搜索策略

对于位于用户专有空间里的信息聚合等级有1,2,4,8,

那么UE搜索的时候就:

先按,1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

再按2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

再按4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

再按8 CCE为粒度搜索一遍,

(5)特定用户搜索空间大小与最多搜索次数

空间大小则和Aggregation Level有关,最小为6 CCEs, 最大为16 CCEs。

  • 1:1个CCE聚合,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06,一共可承载6个DCI   =》6次
  • 2:2个CCE聚合,   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2,一共可承载6个DCI  =》 6次
  • 4:4个CCE聚合,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08,一共可承载2个DCI  =》 2次
  • 8:8个CCE聚合,   搜索空间大小定义为16,一共可承载2个DCI  =》 2次

特定用户搜索空间一共搜索:6+6+2+2 =》 16次。

两个搜索空间一共搜索:6 + 16 = 22次。

5.5 影响同时调度的用户数的因素

同时调度的用户数用户数与如下因素相关:

  • 小区的带宽:决定了一个符号中包含多少个RE=N,带宽越大,同时可以调度的用户数越多。
  • PCFICH信道内容:决定了PDCCH信道占用多少时域符号数=M,PDCCH信道的资源越多,同时调度的用户数越多。
  • CCE的格式:每个用户的DCI占用多少个CCE, 格式值越小,可调度的用户数就越少,抗干扰越差。

5.6 用户识别:扰码

(1)扰码

终端用户怎么知道,PDCCH信道中通过CCE承载的调度控制信息DCI,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其他终端用户的呢?

基站在发送DCI信息时,针对不同用户的DCI信息,使用用户特有标识RNTI,对DCI信息进行加扰。

终端在盲检DCI信息时,会使用特定的标识,对DCI信息进行解扰。

(2)RNTI

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在UE 和UTRAN 之间的信号信息内部作为UE 的标识。RNTI用途和取值

RNTI

用 途

搜索空间

RA-RNTI

用于随机接入响应(RAR)

公共空间

0001~003C

SI-RNTI

用于标识SIB消息的传输

公共空间

FFFF

P-RNTI

用于标识寻呼消息的传输

公共空间

FFFE

C-RNTI

用于动态调度的PDSCH传输

用户空间

003D~FFF3

TPC-RNTI

用于标识联合编码TPC命令传输的用户组

用户空间

003D~FFF3

Temp C-RNTI

用于Msg3的传输,冲突解决

用户空间

003D~FFF3

SPS C-RNTI

用于半持续调度的PDSCH传输

用户空间

003D~FFF3

第6章 PDCCH信道传输的内容:DCI

6.1 PDCCH信道与DCI的关系

 PDCCH信道是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用来传输L2对终端的调度控制信息指示DCI.

PDCCH是信息的承载通道。

DCI是PDCCH承载的信息内容。

6.2 DCI的作用

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dicator

 物理帧结构是时域 (Time Domain)、频域(Frequency Domain)和调制方式(modulation scheme)等各种信息的组合,且完全有基站控制。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接收方终端怎么知道发送方基站,在什么时隙slot、在哪些子载波上?以什么调制方式发送了用户数据的呢?

也就是说接收方终端,即使捕获到了OFDM符号,那怎么解码呢?

这时候就用到了PDCCH信道,通过PDCCH承载的DCI控制、调度指示来识别上述调度信息。

DCI的作用是:用于基站,通过空口,对各种各种终端进行远程调度。

6.3 DCI与MIB, SIB的比较

以LTE为例,介绍DCI与MIB, SIB区别。

(1)MIB: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通过PBCH物理信道承载,不需要PDCCH信道调度。

  • 10ms系统帧号
  • 5ms的系统半帧号
  • 波束赋形中波束的标识
  • SIB的位置索引

MIB中大部分信息来自L3, 部分信息来自于L2和L1.

(2)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通过PDSCH物理信道承载,需要PDCCH信道调度。

SIB类型有很多种,SIB具体包括SIB1、SIB2、SIB3、SIB4、SIB5、SIB6、SIB7、SIB8、SIB9、SIB10、SIB11、SIB12、SIB13等。

涉及到与物理小区相关的几乎所有信息。

SIB中信息,几乎所有信息都来自L3.

(3)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dicator,通过PDCCH物理信道承载。

DCI与RRC层无关,主要作用仅仅在物理层,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PDCCH信道,远程调度、控制终端,使用合适的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和其他实时的远程控制

  • 终端专有信道的时频资源的位置

如何让终端知道自身专有的控制信道所需要的时频资源在哪里的问题。

  • 终端专有信道的调制解调方式、传输模式
  • 其他控制信息,如上行功率控制

DCI中信息,几乎所有信息都来自L2, PDCCH只是提供L2调度信息的物理层通道而已!!!

6.4 DCI格式与种类

根据其控制信息的不同,把DCI分成不同的种类。

比如,有针对下行RB资源进行分配的DCI,有针对上行RB资源进行分配的DCI,有针对上行功率控制进行调整的DCI,有特别针对下行双流空分复用的DCI。

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调动方式,PDCCH信道就是用来传输这些调度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

协议对这些DCI进行了分类,用不同的DCI格式进行区分, 不同的DCI格式,其内容是不相同的。

在R15 38.212中,将DCI分类以下8种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16版本中,将DCI类型扩充至15种格式,具体如下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DCI 0_0和DCI 0_1主要负责上行PUSCH的调度
  • DCI 1_0和1_1主要负责下行PDSCH的调度
  • DCI 2_0负责向一个组的UE通知slot格式
  • DCI 2_1负责向一个组的UE通知不可用的PRB和OFDM符号
  • DCI 2_2负责PUCCH和PUSCH信道的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 Control,TPC)指令传输。
  • DCI 2_3负责一个或者多个UE的一组SRS的TPC指令

6.5 PDCCH类型

 

第7章 不同用户的DCI编码合并过程

第8章 不同DCI格式的内容解读实例

8.1 DCI1_0控制的内容

 DCI 1_0主要负责无线接入时的PDSCH调度,诸如SIB1、OSI、Msg2、Msg4等业务。

(1)DCI formats指示

此字段指示DCI信息为上行还是下行调度信息,占用1bit,0表示上行,1表示下行,因此对于DCI 1-0来说固定为1。

(2)PDSCH的频域资源指示
此字段指示PDSCH的频域资源,占用的比特数由下式确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N_DL_BWP_RB为当前激活BWP的RB数,针对DCI 1-0,频域资源调度方式只能为type1(连续RB调度),因此,可根据PDSCH占用的rb_start和rb_num来计算RIV值,并将RIV值映射至此字段。

具体RIV值的计算可参见博文PDSCH频域资源调度

(3)时域资源指示
此字段指示PDSCH的时域资源,占用4bit,表示时域资源表格SLIV值的查表索引。

具体SLIV值的计算以及查表方法参见博文PDSCH时域资源调度


(4)VRB到PRB的映射指示
此字段指示PDSCH从VRB到PRB的映射方式,占用1bit,值0表示非交织,1表示交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调制和编码方式指示
此字段指示PDSCH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占用5bit,表示PDSCH不同调制方式、目标码率和频谱效率的查表索引。具体参见协议38.214.5.1,相关内容也会在后续博文中介绍。

(6)新数据指示
 此字段占用1bit,表示当前传输为新传数据还是重传数据


(7)冗余版本
 此字段指示冗余版本,占用2bit,值表示具体的含义由下表决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HARQ进程号指示,占用4bit

(9)下行链路分配指示
 此字段占用2bit,表示UE在HARQ反馈窗口内有多少个子帧包含下行传输,具体可详见协议38.213.9.1.3

(10)调度PUCCH的TPC指示
此字段表示PUCCH的发端功率控制指示,具体指示的值如下表所示,具体可参见协议38.213.7.2.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PDSCH到HARQ的反馈定时指示器

此字段用于反馈PDSCH应答定时的指示信息。
 


参考博文:

https://blog.csdn.net/u010658002/article/details/107130050

5G NR PDSCH频域资源调度_寂小小寞的博客-CSDN博客

LTE下行传输机制--PDCCH_weixin_41967965的博客-CSDN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d8ac1b40101gqkj.html

LTE系统信息 --- MIB、SIB_一叶知秋dong的博客-CSDN博客_sib1携带的信息有哪些

5G NR CORESET 和 Search Space_光光学长的博客-CSDN博客_coreset和搜索空间


作者主页(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的博客_CSDN博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通信-4G&5G,人工智能-PyTorch领域博主

本文网址:[4G&5G专题-38]:物理层- LTE下行公共控制信道PDCCH与其承载的内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_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的博客-CSDN博客_公共控制信道

  • 15
    点赞
  • 1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6
    评论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5G通讯技术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5G物理层概念基础介绍的downlink(DL)、uplink(UL)各个信道的介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是downlink(DL)信道的介绍。DL信道主要是指从基站向用户终端传播信息的信道,也可以称为发射信道。DL信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是5G系统最重要的下行物理信道之一,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下行数据传输的服务。 2.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主要完成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任务,并向下进行传输调度分配相关的资源。 3.物理下行参考信号(Physical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PDRS):主要是为UE进行信息译码和信道估计等方面提供参考的信号。 其次是uplink(UL)信道的介绍。UL信道是指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信息所用的信道,也就是接收信道。UL信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主要用于传输终端用户的上行数据信息。 2.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传输终端用户的上行控制信息,例如调度信息、传输控制信息等。 3.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UE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最后是进行信道介绍必要的一些概念和特点。在5G物理层,采用了大量的复用、调度和协作机制,因此整个系统拥有很高的信道容量和效率。此外,为了满足更高的移动性和用户体验,5G信道的覆盖范围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和优化。在信道传输方面,5G系统采用的大量新技术,例如波束成形、MIMO、OFDM等技术,使得5G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 总之,5G物理层的downlink(DL)、uplink(UL)各个信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而且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信需求。未来5G通讯技术的发展前景无限,也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