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创业是做难而正确的事”:确定性(机会)与不确定性(挑战)的辩证关系
核心观点:
创业的“难”并非单纯指执行难度,而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复杂度;“正确”并非盲目乐观,而是通过确定性策略提升成功概率。二者本质是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关键在于用确定性方法论(如用户洞察、技术壁垒、组织能力)对抗不确定性(市场波动、竞争变化),最终将“正确方向”转化为可落地的机会。
一、“难”的本质:不确定性是创业的常态
- 不确定性的三大来源
- 市场不确定性:客户需求模糊、技术迭代快(如AI工具替代传统软件)。
- 竞争不确定性:巨头跨界打击(如字节跳动做飞书)、新玩家颠覆(如Shein颠覆快时尚)。
- 资源不确定性: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如OYO扩张过快导致现金流危机)。
- 不确定性的代价
- 时间成本:错误方向导致资源浪费(如某社交产品盲目模仿TikTok失败)。
- 机会成本:错失窗口期(如团购大战中,后入局者融资成本高3倍)。
案例:
- 瑞幸咖啡:初期用“数据驱动选址”降低开店风险(确定性的选址模型),但后期因财务造假(不确定性的管理失控)崩塌。
- OpenAI:坚持“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长期愿景(正确方向),通过“大模型+算力”构建技术壁垒(确定性策略),最终领跑AI赛道。
二、“正确”的本质:确定性是创业的杠杆
- 确定性的三大维度
- 用户确定性:精准识别未被满足的需求(如SHEIN用“小单快反”满足海外Z世代对时尚的即时性需求)。
- 技术确定性:建立技术护城河(如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本)。
- 组织确定性:打造高效协作体系(如字节跳动的“OKR+信息透明”文化)。
- 确定性的价值
- 降低试错成本:用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快速验证假设(如Slack从游戏工具转型企业协作)。
- 提升资源利用率:聚焦核心能力(如苹果专注硬件+软件生态,而非盲目扩张)。
案例:
- 美团:通过“铁三角”作战单元(前端销售、中端运营、后端技术)提升组织确定性,在千团大战中胜出。
- 拼多多:用“社交裂变+低价策略”满足下沉市场确定性需求,3年GMV突破万亿。
三、如何平衡“难”与“正确”?
- 用确定性方法应对不确定性
- 用户洞察:通过“用户共创实验室”降低需求误判风险(如小米社区)。
- 敏捷迭代:用“假设-验证-学习”循环快速调整方向(如字节跳动的AB测试文化)。
- 反脆弱设计:构建冗余系统(如亚马逊AWS的多区域部署)和杠杆资源(如Shein的柔性供应链)。
- “难而正确”的决策框架
- 第一性原理:回归本质需求(如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推导火箭成本)。
- 机会成本分析:评估“不做”的损失(如华为2019年加大鸿蒙系统投入,避免被安卓卡脖子)。
- 长期主义视角:用“10年后的视角”做当下决策(如贝索斯坚持“用户为先”而非短期盈利)。
四、案例对比:难而正确 vs 容易但错误
维度 | 难而正确(成功案例) | 容易但错误(失败案例) |
---|---|---|
用户需求 | SHEIN:小单快反满足即时需求 | 凡客诚品:盲目扩张SKU导致库存积压 |
技术壁垒 | SpaceX:可回收火箭技术 | 乐视:多元化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
组织能力 | 字节跳动:OKR+信息透明 | ofo:管理混乱导致押金退还危机 |
五、关键启示
- “难”是创业的必经之路:
- 不确定性无法消除,但可通过方法论降低风险(如精益创业)。
- “正确”需基于数据和逻辑:
- 盲目跟风(如共享单车补贴战)不如聚焦核心能力(如哈啰单车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 长期主义是“难而正确”的底层逻辑:
- 亚马逊连续20年亏损仍坚持用户价值,最终成为万亿巨头。
总结:
创业的本质是用确定性策略对抗不确定性,将“正确方向”转化为可落地的机会。
- 难是过程,需用用户洞察、技术壁垒、组织能力构建护城河;
- 正确是结果,需通过长期主义和反脆弱设计提升成功概率。
最终,创业者需成为“确定性杠杆”的操盘手——在混沌中寻找秩序,在风险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