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CyberOne,用于营销的人型机器人

在今年8月11日召开的小米秋季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第三次做年度公开演讲。 

小米做手机,向苹果学习,于是有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connecting the dots”与雷军的“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段经历真正的价值。”

小米做汽车,可能也以特斯拉为榜样,于是模仿马斯克Tesla Bot,推出类似的人型机器人,类似的忽悠。

 小米CyberOne(左) &  特斯拉Tesla Bot(右)

小米推出的这款人型机器人CyberOne引起了轰动,人们惊讶于小米做出了一个如此高科技的机器人,一时间觉得小米原来是个如此厉害的科技型企业。

小米CyberOne 这款人型机器人,在发布会中只能做到最简单的跺脚慢移,再通过事先调的参数做出一个僵硬的送花动作。这样的人型机器人技术其实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实现,那现在这些头部企业把其推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呢?营销而已。企业试图把人型机器人当做“秀肌肉”的方式之一,想要证明自己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却恰恰相反地说明了这些企业缺乏硬科技实力。而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更是可以看出人们对人型机器人的了解其实非常少。

小米CyberOne机器人发布会视频

小米CyberOne机器人参数图片

人型机器人最接近人类的形态,因此能够更好的适应人类所创造的物理世界,在未来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更是被业界看作是“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众多科技巨头企业试图纷纷利用其来展示科技实力。但目前人型机器人的研究依旧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人型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硬件结构及多关节控制算法方面核心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中,在研发人型机器人方面做得最务实、最靠谱的是日本本田公司的Asimo机器人团队,其在2000年左右就实现了机器人的奔跑、跳跃等动作,而Asimo的命名灵感也来源于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但遗憾的是本田汽车公司于2018年突然宣布了停止对该机器人的研发。

 1986-2006年Asimo机器人发展历史

2005年Asimo机器人跑步视频

尽管“Asimo之死”让业界非常痛心,但人类对于人型机器人的研究的脚步却从未停止。随后便出现了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人型机器人——Atlas,其同样实现了奔跑、跳跃,甚至后空翻等动作。

从去年8月海外的一则Atlas跑酷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其具备近似于人类的弹跳力及良好的躯体稳定性。

 波士顿动力Altas机器人跑酷动图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视频

美国公司显然更善于营销,他们产出的这一系列机器人视频短片,虽然很酷炫,但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是通过反复地调参数、做特效而成。营销大于技术,所以波士顿动力公司沦落到反复被卖,而且价格越卖越低。2013年波士顿动力被Google收购,2017年转手给软银,2020年底又被韩国现代集团控股。目前公司估值为11亿美元,估值较7年前下降了66%。

 波士顿动力公司三次易主,估值仅剩1/3

还有个更加忽悠的“索菲亚”机器人,“索菲亚”是由中国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Hanson Robotics)开发的类人机器人,号称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甚至号称要毁灭人类,但其实就是个“人偶+智能音箱”。而这样的机器人,却反复被大量媒体争相报道,这种愚昧的行为终于引起2018年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评价:“索菲亚之于 AI,就像魔术之于真正的魔法”。

 “索菲亚”机器人号称要成为第一个机器人公民

 “索菲亚”机器人号称要毁灭人类

人型机器人是人类对于机器人最初的想象,也是最终极的想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技术沉淀,现阶段人型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快步行走、上下楼梯、稳定跳跃、高速奔跑等多种动作。但目前人型机器人依旧有很多技术难关尚待解决,希望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家能够更加务实,将时间、资金聚焦于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多谈些技术,少谈些噱头。如此,终有一天人型机器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文章转载于公众号:BFT智能机器人研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