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DIC方法用于分析载荷作用下边坡位移震裂损伤(三维全场应变测量;高速相机)

199 篇文章 3 订阅
146 篇文章 0 订阅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高铁工程、高速公路、护坡堤岸、桥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

现如今,大量高铁工程、高速公路、护坡堤岸、桥梁隧道等岩土工程建在西南部的强震区,岩土边坡的地震稳定性问题日趋突出。边坡动力响应规律和破坏机制的研究作为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的基础,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图片

1、研究内容

地震作用下的边坡动力响应机制和稳定性的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中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可以模拟地震波直接作用于边坡的整个过程。

采用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搭配两台高速摄像机对模型边坡的破坏过程进行直观的观测。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其试验规模较大、可实时再现震害现象和可操作性强等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探寻边坡震害机理最理想的研究手段。

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最大负载为4.0×104kg,满载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分别为1.5g 和1.0g,满载峰值水平速度为1.5 m/s、竖向速度为1.2 m/s,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别为300 mm和150mm。

本次试验选取汶川地震中近断层卧龙台站记录的强震东西向(E⁃W)分量,作为振动台台面输入的动力荷载,试验激振加载方向为水平X向,输入的 X方向地震波可以看作是水平剪切波。 

图片

图片

振动台系统

图片

坡体模型

试验工况加载过程中,通过高清摄像机实时记录边坡模型的响应状态 。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图像(XTDIC)系统追踪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位移。

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采集物体变形各阶段的实时图像。通过对坡面标记点的准确识别,实现标记点的立体匹配,利用编码标记点重建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和位移,计算边坡在多期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过程。

图片

 试验方案和DIC监测方案图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加速度放大效应分析

地震惯性力是导致边坡变形失稳的重要原因,研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是评价边坡动力响应的基本指标。

另外,不同的坡面形态影响地震波在坡内的传播规律,进而产生不同的地震动响应。分析表明,均匀平台宽度的边坡具有较强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图片

模型破坏机理分析

采用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搭配的高速摄像机采集图像,DIC软件分析边坡随着地震波加速度增加的变形及破坏过程。将破坏现象分为浅层蠕滑(0.1~0.4 g)、局部拉裂(0.4~0.6 g)、加速变形(0.6~0.8 g)和 整体失稳(0.8~1.0 g)四个发展阶段。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变形破坏模式总体表现为滑移⁃拉裂式。

图片

图片

3、研究结论

新拓三维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搭配高速摄像机,可对阶梯式顺层岩质边坡变形及裂缝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激振幅值下边坡的震裂损伤。

实验分析表面,均匀阶梯宽度的边坡具有较强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根据边坡的震裂累积破坏过程,将破坏现象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边坡变形破坏模式总体表现为滑移拉裂式。

案例摘自:【信春雷,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近断层地震动对阶梯式顺层岩质路堑边坡震裂损伤的作用机制】

 

  • 6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