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为什么能取代铝做栅极材料

栅(Gate)是一种控制元件,通常用于场效应晶体管(FET)中,比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可以用铝或多晶硅做栅极材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铝又渐渐被其他材料所取代呢?

什么是栅/栅极?

图片

栅,英文名Gate,门的意思。通过改变栅极电压,可以控制硅表面是否形成一个导电通道,进而控制电子(或空穴)的流动,就像开启或关闭一扇门一样。当栅极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允许源极(Source)到漏极(Drain)之间的电流流动;反之,通道关闭,电流被阻断。另外栅极可以用来放大微弱的信号等作用。

铝栅和多晶硅栅工艺技术?

早期的MOSFET使用铝(Al)作为栅材料,因为铝是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能够有效地传递控制电压至栅氧化层,从而控制沟道中的电流。铝栅极一般的做法是在蒸发真空室内将铝蒸发并沉积到晶圆表面上。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沉积一层均匀的多晶硅层,再通过掺杂过程(扩散或离子注入)引入杂质原子(如磷或硼),以调节其电导率。这使得多晶硅栅可以精准地控制下方沟道区的电导性。

为什么多晶硅取代了铝?

由于制造复杂性和性能问题,业界已不再将铝作为栅极材料,而选择了多晶硅。

铝无法胜任自对准栅极工艺

在制造过程中,如果栅极掩模未对准,则会产生输入电容的寄生重叠。由于这些寄生现象,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会降低。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自对准栅极工艺。

漏极和源极的掺杂工艺需要非常高温的退火工艺(超过800°C)。如果在如此高的温度将Al用作栅极材料,Al会熔化(铝的熔点660℃),会扩散到下层的硅层而导致短路。然而,多晶硅不会熔化。多晶硅栅极使自对准过程成为可能。

铝栅极造成更高的工作电压

使用铝金属作为栅极材料可产生高阈值电压,而多晶硅具有与体硅沟道相似的成分,阈值电压更低。而且多晶硅可以被注入或掺杂精确地改变材料的功函数,使得多晶硅的工作电压更低。

还有哪些更加优秀的栅极材料?

从45 nm 节点开始,金属栅极技术重新回归。比如,对于NMOS,金属栅电极的候选材料是Ta、TaN、Nb,对于PMOS,则是 WN/RuO 2

当然也会选用一些高K值材料,比如二氧化铪(HfO2)、氧化锆(ZrO2)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阿拉伯梳子

你的打赏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