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荷区形成原理

大二学的模电,现在又拿起来,感叹自己学的实在太差,所以结合一些资料开始总结笔记

pn结和空间电荷区还是有区别的。这里说点题外话

浓度差导致扩散运动,而空间电荷区内电场会导致漂移运动

当参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载流子数目相同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形成pn结

也就是说 空间电荷区的形成不需要动态平衡的条件

以上为个人理解。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子一般都是由杂质原子提供,少子是本征激发产生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后,交界处p区的多子(空穴)向n区扩散,n区多子(电子)向p区扩散

前者是因为n区的空穴少产生了浓度差,后者是因为p区电子少产生了浓度差,由此产生了扩散

这里空穴的移动是相对的,p区的空穴被n区过来的电子结合,所以p区少了一个空穴,而n区电子离开后会留下一个空穴,这就好似空穴从p区扩散到了n区,实际上是相对而言。

扩散之后出现了复合,即n区的电子与扩散过来的空穴结合,p区的空穴与扩散过来的电子结合

这就导致n区杂质原子失去电子,留下了带正电的杂质离子,p区失去空穴,即得到电子,留下带负电的杂质离子(对照下面原因)

由此形成了所谓的空间电荷即耗尽区

而p区是负离子区,n区正离子区,这些离子不能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移动,固体中的不能),由此会形成电场

 

(原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p与n型半导体都是电中性,区别在于它们的载流子极性不同,所以说p或n型半导体显电性是错误的

那么p区为何是负离子呢?
因为p型半导体本身是电中性的,空穴是正电,所以离子得是负电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33shui-1NOlol/p/4782478.html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