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招聘卡年龄会导致企业倒闭

        要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最重要的是见识。当你有了足够的见识,你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不论你再怎么努力,事情都不会办成功的。这就好比是新手司机和熟路司机的区别。而见识是怎么来的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就是多走多看。所以,年龄大的人,他拥有更多的见识,这反倒是他的优势。另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条件。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AMD公司在2012年的时候是濒临破产的,当时公司的股价还不到3美元。随后苏姿丰和吉姆凯勒加入了AMD公司。当年苏姿丰是43岁,吉姆凯勒是53岁。在两位大咖的带领下,经过了大约7年的努力,公司的股价涨到了160多美元,足足涨了60余倍。目前AMD的市值比Intel的两倍还多。Intel一直是AMD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近期Intel业绩下滑严重,已经宣布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包括暂停公司股息支付、裁员15%等。可能还会中断或彻底叫停公司在德国投资320亿美元建设芯片工厂的计划。现年55岁的苏姿丰依然在AMD任职,而65岁的吉姆凯勒则进入某初创公司主导芯片设计。这就是人才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力,不仅让公司扭亏为盈,还让公司成为了业界首屈一指的佼佼者。

        有人说,年龄大的人就不担心他猝死吗??首先,员工入职企业前没有体检环节吗??再次,如果大龄会猝死,那么为什么大龄的gongwuyuan、教师、医生没有被开除??是国家财政能力足够支付赔偿吗??

        有人说,gongwuyuan招考为什么会要求35岁以下??那是因为gongwuyuan岗位本身不是技术含金量高的岗位,不需要多少创新,他们做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复性,更像是车间流水线。要说技术含量,能比得过芯片设计吗??能比得过编程吗??

        有人说大龄员工跟不上时代潮流,比如IT行业,许多人的固有印象是技术更新迭代快,大龄人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了。我告诉你,首先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是管理,而不是技术。上个世纪,有非常多的项目以失败告终,然而这些项目组却是由技术专家组成的。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项目会失败。这时候就诞生了软件危机的概念。随后发展起来了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即用工程化的方式做项目,而不是作坊式。其次真正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技术方法,其实早就写进了大学教科书,例如UML。而你看到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技术,都是不重要的,确切的说,这些技术的投资回报率低,它的适用范围窄。这些技术在很大概率上是不适合你的。没有它们,项目照样可以做好。如果你采用它,形象的做个比喻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浪费资源还不一定能成功。

        事实上,新技术是弊大于利的,新技术是没有经过长期大量的验证的,它本身可能有质量问题,可能有安全问题,还可能有其它问题,譬如使用不够方便。当出现了问题,你查找文档会发现文档资料不完善,想从搜索引擎寻找答案却发现找到的内容都没有帮助 。想找其他人帮忙却发现有相关经验的人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找到个人却发现他提供的解决方案不论怎么操作都没有效果。本人曾经的一位Java同事,把rabbitMQ更换成rocketMQ,当然也做了相应的开发。随后系统在运行的时候,总会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查阅了文档,查找了搜索引擎,还加入了相关的开发群,都没能解决问题。就算你成功运用了这种技术,也不能解决当前项目遇到的问题,不能规避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因为你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对症下药了,就是在凭空假想。在当时,rabbitMQ在生产环境是运行了很久的,很稳定,没有出过问题。


        这就是新技术带来的麻烦。用新技术,必然有学习曲线,有学习成本,当你学完了后,还不一定能提高生产效率。况且,这种情况更换人员所带来的成本是比较大的,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招到一个有经验的。 你看上的某种技术,我可以找出十种技术取代它。

        选技术,一定要选主流的、成熟的、使用人员多的、经过了充分验证的、文档完善的,最好是相对较老的技术。除非是没有替代方案,才会考虑新技术。本人有同事在日本做Java开发,日本整个IT业界不喜欢新技术,他们更喜欢把老技术用到极致。就比如MySQL数据库,很多人认为MySQL数据库支撑不了大量数据,只适合中小项目。其实MySQL的数据量扩张到4TB,它依然能稳定的快速的运行。不是技术本身有问题,而是用技术的人有问题。即便是微软的一些大项目,其数据量也达不到1TB。MySQL足以支撑全球99.99%的项目。一些市值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依然在使用MySQL。他们有的甚至没有配置集群,竟使用单台服务器。

        我同事所在的日企,他们项目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做文档,而文档中最核心的技术方法就是UML。确切的说是使用UML做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他们这就是最科学最标准的开发模式,项目成功率高得多,产品质量也会高很多。他们失业率也低。要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人性规律、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教科书上的内容就是前人在这几十年里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教训,如果你完全不采纳,势必会踩很多坑。

        国外对程序员的年龄容忍度低,在日本50岁也能进公司当程序员,在美国则是完全不会考虑年龄因素,60多岁也能进公司当程序员。难道老板是想把产品做死吗??是想在员工猝死时赔个精光吗??

        有人说,大龄员工经济成本高。请记住一句话,要想提高利润,首先提高成本。当你用高薪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你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成为优秀的企业,实现持续盈利。当你有了利润,你就可以继续招聘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聪明的老板会算账,员工拿大头,老板拿小头。当员工满意了,客户才会满意。

        有人说,年轻员工更愿意加班。其实,加班和年龄没多大关系,主要是看个人。本人曾经的一位同事,当时他不到30岁,对加班极为抵触,我印象中只加班了一次。即便是当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他也会留到第二天再来完成。大龄的员工反而可能因为要养家糊口、供娃还房贷,更愿意加班。在敏捷开发中有一条实践,就是每周工作40小时。直白的说就是不加班,因为加班的工作效率会降低,导致工时拉长,增加项目的成本。曾经有统计学研究,把工期计划和项目成本做了关联,发现是U型曲线。也就是说,不论是急急忙忙的赶项目,还是慢吞吞的做项目,都会增加项目成本。而在那个最低拐点,成本就是最低的,这个拐点或许就是8小时工作制。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6小时后,大脑思维敏捷度就会下滑,这是因为大脑中有毒素积累。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年龄段,包括小孩子、青少年在内。记住,要聪明的干活,而不是努力的干活。
        有人说,年轻员工更有冲劲,更能创新。那么,除了上面介绍的AMD公司的例子,我再拿诺贝尔奖来说吧。据统计,最容易获得诺贝尔奖的年纪是54岁,共有24名诺奖得主。所有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58岁。最高龄的获奖者是97岁。各国领导人也是一大把年纪的。年龄大的人,对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有了清醒的认知,既知天命又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大龄员工有一个优势,就是管理成本低,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你不需要给他辅导绩效了。辅导下属是管理者的职能之一。绩效就是指工作产出。很多人认为是绩效是考核出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绩效是辅导出来的,先有辅导,再有绩效,然后才是考核。如果我是管理者,我更倾向于用大龄员工。下属能力强,管理者的工作将会更轻松。有人说这会威胁到管理者的地位。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素质模型,而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素质模型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要求的技能、知识、经验、素养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技术厉害的人未必就适合做管理者。

        有人说,年龄大的员工要照顾家庭,会影响到工作。首先,谁家里没点事??除非是你家人全都过世了。其次,处理家事通常都是下班后。就假设上班时间需要处理家事,那么也还可以请假。如果你忌讳这个,说明你的管理制度设计得不合理。另外也说明了员工工作的可替代性低,你的管理必定出了问题,比如项目存在技术债务导致更换人员成本奇高。管理者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确保每个员工随时能被取代,包括管理者自己。这样的企业才更有抗风险能力。外企的理念是work life balance,即工作生活保持平衡两不误。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就必须尊重人性规律。

        综上所述,卡年龄就说明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懂管理。那么,一个不太懂管理的人所带出来的团队,必定不是优秀的团队,做出来的产品也不是优秀的产品,企业也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