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实验平台开发随笔(二)

在无人机实验平台开发中,通信问题成为主要挑战,包括仿真软件的复杂性和坐标传递。通过VRPN服务器获取坐标数据并对接Java软件,以及解决坐标转换以适应无人机飞行路径。计划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减少硬件关联,强化软件工程,逐步实现从坐标输入到路径规划再到无人机飞行的流程。当前的重点是构建核心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以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路径规划和执行。

困难与解构: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通信问题成为了第一阶段最为严肃的问题,在解除了各类与机器人和无人机相关领域的知识之后,随着对项目功能认识的深入,也逐渐感觉到了强烈的无力感。

首先,先不论一个实验平台本身的可拓展性能否满足要求,先前对“仿真软件”的认知可谓是过于浅薄,所谓仿真软件本身就是在硬件较为昂贵,实验难度较大的前提下进行前期验证的,而并非是一个仅仅用于显示飞行轨迹的图形化工具,实际上如果真的要开发无人机的仿真软件,对其姿态的建模,对物理效果的模拟都是没法欠缺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仿真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代替现实的实验。很显然,对于当前的项目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就象是摸着石头过河,找不到快速上手的框架,也没有章法可言,只能凭借脑海里对功能的印象去实现。

由于拥有一套动作捕捉系统(还是比较昂贵的),任何实验室内的坐标信息都可以在较高的精度下反馈,因此最初的开发希望基于坐标传递来进行,一方面可以捕捉无人机中心的坐标(如此就不再考虑飞行姿态,俯仰角等问题了),显示在屏幕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捕捉室内任意航点的坐标,显示在屏幕上——无需用卷尺测量什么的。Nokov提供的VrpnServer可以即时广播数据,然而如何接收与利用这个数据呢?通过vrpn_client_ros来接收的话,如何把坐标系导出,广播到我们真正用于开发的java上呢?

另外一个通信问题体现在飞行控制上,当通过算法绘制出一条路径的时候,我们希望无人机可以按照这个路径进行飞行,由此需要把路劲信息输入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中,当然,包括路径上所有的航点。这些航点既然是从动捕系统导出的,遵循的自然是硬件设备建立的坐标系,和无人机的坐标系天差地别,如何能让无人机遵循新的坐标系飞行,在空中划出轨迹,坐标转换将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细致沟通,我最终决定抛弃在极短时间内学习ROS进行机器人式无人机操控的想法, 专注于软件和飞行控制的对接,也就是重点不在于对于机器人的控制,而是在于模拟软件的实现——相对来说这更符合软件工程学科的定义,我们会将并不熟悉的硬件理论压缩到最少,通过dji提供的sdk首先实现通过软件的无人机基础控制(不关心底层硬件的对接),让无人机能够在室内随意前后左右飞行,与此同时模拟软件会从vrpn服务器中获取人为标定的坐标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