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s-fusion代码解读[五] imu在vins里的理解

SLAM新手,欢迎讨论。

IMU作用

vins中,IMU只读取IMU六轴的信息,3轴线加速度(加速度计)和3轴角速度(陀螺仪)。
通过对陀螺仪的一次积分,直觉上可以获取姿态的变化情况,对加速度的一次积分和二次积分结合陀螺仪的信息,可以获取位置的变换情况。

背景知识:
IMU: 通常6轴陀螺仪,包括3轴线加速度和3轴角速度。9轴陀螺仪增加3轴地磁信息。
MEMS 陀螺仪没有姿态的输出,所有的MEMS陀螺都是非旋转装置,通过获取一个振动机械元件上的哥氏加速度效应,实现角速率检测。即一个验证质量在一个平面内做正弦振动,如果此平面以角速率Ω旋转,那么哥氏力就会使该质量以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做正弦振动,其幅值正比于Ω。对哥氏力所引起的运动进行测量,就可获得Ω的信号,这就是微机械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市面上IMU可以输出姿态四元数或者欧拉角,是通过3轴线加速度和3轴角加速度或者增加3轴地磁信息融合求解出来。
加速度a能够提供重力g在俯仰角和翻滚角平面的投影,但是由于IMU本身在不断运动变化,a不等于g,因此不能很好的反应翻滚角和俯仰角,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方法不会产生大的漂移。
角速度w能够预测三个角度的变化量,在短期来看,积分能够预测两个时间段内角度的变化,长期运用会造成角度的漂移。
因此通常的做法是融合两者计算结果(卡尔曼滤波),能够得到精确的俯仰角和翻滚角,由于g在偏航角的平面上没有投影,因此偏航角是不准确的(因为相当于只能依靠角速度的积分获取),会有很大的漂移。融合地磁信息之后,可以提高偏航角的准确度,但是同样存在偏移。而且地磁的信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大型设备用电,电机转动都可能产生磁场,干扰地磁信息。

IMU的模型:

以t时刻,IMU作为参考系,我们能够得到以下的IMU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左边是我们得到的测量值,包括了3轴的加速度,以及3轴的角速度信息。右边第一项是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真值,第二项是偏移偏移,最后一项是测量噪声项。注意一点的是,由于IMU测量的时候,侧的是除了重力加速度外,所有外力对IMU参考系力的和对系统产生的加速度,会把反向重力加速度测量在内。意思是,当IMU自由落体的时候,加速度的读数是0。IMU平放在桌子上的时候,读数是g。

这里假设噪声na,nb是服从高斯正态分布,而ba,bw偏置服从随机游走模型(倒数服从高斯正态分布)。

因此,我们通过这个IMU模型,可以获取得到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以及姿态。即,我们在已知初始的P1,Q1,V1,ba1,bg1的情况下,并且知道每个时刻ba,bg的时候,通过下面的这个式子的离散化表示,我们就能够通过积分得到后面这每一个时刻的P,Q,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可以通过这个式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常这个公式是可以比较直观上理解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公式中,有一个R旋转矩阵是从imu坐标系旋转到世界坐标系的绝对位姿。由于我们后端优化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修正p,q,v的值,使得一个代价函数最小,现在我们一旦修改了一个p,因为积分项里面有一项与IMU的绝对位姿有关,因此我们又要进行重复的一个积分运算。

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帧位姿发生了改变,导致最终从第二帧开始,所有的积分项都要重新进行积分,非常耗时。
为了避免这一个重复积分运算的过程,vins提出了预积分的概念,通过了坐标系的转换,将绝对的坐标姿态转化为了相对的坐标转换,把要积分的项转化了一个形式。即把R的绝对位姿转化成相对位姿,相对于每一帧的绝对位姿,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三个临时量只和当前的加速度计偏移和陀螺仪的偏移有关。而于他们在世界坐标系的绝对位姿没有任何关系。任何帧的P,V,Q的改变不影响积分过程,因此就不用一直重复积分。

这三个变量只和偏移ba,bw有关。更新偏移,由于偏移变化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因此可以用泰勒一阶展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通过离散积分的方式,可以获取这三个积分项的离散迭代表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带入IMU 6个轴的观测值,进行迭代求解,最终解算出这三个积分项。

到这里,我们还不知道这三个积分项的含义是什么,直观上理解,可以认为,bk帧做自由落体运动,以这个帧作为参考系,imu在bk到bk+1这段时间的位移,速度,姿态的变化。从数学上去描述就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imu的残差vins就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残差是一个向量,最终的残差是一个标量,因此我们就要把向量转化为一个标量。即要乘以他的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可以理解为,因为向量中每个元素变化的情况值不一样,有些元素变化得比较大(方差大),有些元素变化比较小(方差小),为了使得把这种变化统一起来,因此需要有一个标准来量化它,就认为是这个协方差矩阵。为了获取协方差矩阵,需要建立一个线性高斯误差状态传播方程,由线性高斯系统的协方差,就可以推导出方程协方差矩阵了,也就是测量状态的协方差矩阵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噪声对角线协方差矩阵就是我们需要标定imu的四个参数。两个测量噪声的方差,两个偏置倒数的方差。

总结预积分:

为了使得非线性优化中,不用每次改变位姿后,积分需要重新计算的问题。
现在改变位姿(速度,位移,旋转四元数关于世界坐标系的),预积分内的项保持不变。
改变ba,bw后,预积分的项可以通过泰勒一阶展开来进行更新。

  • 10
    点赞
  • 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