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To B:从大模型到Agent应用

2024年Agent的崛起以及其在大模型应用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以下是详细解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大模型与Agent的背景
• 大模型的困境:2023年,大模型训练成为热潮,但训练完成后如何应用却成了难题。大模型本身是底层能力,像水电煤一样,不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产品。其价值在于为企业降本增效,但单纯的大模型无法直接实现这一点。
• Agent的兴起:2024年,Agent作为连接大模型和实际应用场景的中介开始崭露头角。Agent让云端的大模型“接地气”,“大模型+Agent”成为To B市场的新趋势。Agent承担了将大模型能力具体化、场景化的任务,推动了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二、Agent市场现状
• 市场增长与竞争:2023年6月,国内做Agent工具的企业还很少,但到了2024年下半年,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据企查查数据,1-3年内新成立的智能体相关企业有200多家。市场玩家包括大厂、AI小虎、创业公司等,竞争激烈。
• 价格体系混乱:Agent的定价非常混乱,客单价从数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大厂和大型政企项目的客单价较高,而中小企业客户则多以较低价格采购。这种价格差异反映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和预算差异。
• 供需关系:
• 自上而下的政企需求:政企客户出于智能化转型的任务驱动,倾向于先采购Agent解决方案,再逐步明确应用场景。他们的预算较为宽松,项目金额较大,为Agent市场设定了较高的上限。
• 自下而上的中小企业需求:中小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先行者,清楚Agent能为业务带来的效果,他们会带着具体问题去采购AI产品。这部分客户预算相对较低,但由于数量众多,撑起了Agent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三、Agent的供给层次
• 大厂:如百度、阿里、火山、腾讯等,云和模型基建最完善,能够承接大型政企项目,拿单金额最大。
• 中型厂商:如科大讯飞、智谱等,基建相对完善,但在承接超大政企客户时稍显无力。
• 转型或新兴的Agent公司:如澜码、实在智能、Dify、LinkAI等,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
• 个人开发者:使用工具满足一些简单需求。
四、Agent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动态
• 项目制与订阅制:Agent的主要商业模式包括项目制和订阅制。项目制多针对大型政企客户,订阅制则更灵活,适合中小企业。
• 与大厂的合作与竞争:一些Agent创业公司通过与大厂合作,如LinkAI与百度合作,上架百度云应用市场,或共同推进To B项目。大厂看重创业公司的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然而,也有如火山引擎的HiAgent这样的产品直接瞄准企业客户,与创业公司形成竞争。
• AI SaaS的转型困境:传统SaaS厂商在加入AI能力后,面临价格和市场竞争力的挑战。AI功能的加入虽然提升了产品价值,但也可能导致价格上升,削弱了与“AI native”Agent产品的竞争力。
五、Agent的未来展望
• 从AI Agent到Agentic AI:目前的Agent仍处于中间态,未来将向具有自主规划、决策和执行任务的综合性能力的Agentic AI转变。虽然“大模型+Agent”被普遍认为是未来1-2年的主流范式,但现阶段Agent的本质仍是低代码产品。
• 出海与市场拓展:部分Agent企业开始筹划出海,如LinkAI预计本月底灰度上线海外产品。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将继续加剧,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市场,Agent的需求仍然巨大,有望养活目前处于第三梯队的Agent应用和服务企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