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再思考

 关注ITValue,看企业级最新鲜、最具价值报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文章来源@王爱民 |

本文为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王爱民教授的随笔整理稿

数字化如何落地?

我们之前总在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等,其实很多的时候都是在表达一个愿景目标。慢慢的人们开始疲劳了或者接受了,就开始认识到,要实现上述目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现在都开始在提数字化转型,其核心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落地。

数字化转型强调的是业务驱动,即数字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之前说了那么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的概念内涵,其实很多都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的,所以企业感觉很好但实际一操作就感觉无从下手,总不能未卜先知强说愁吧。而对于企业来说,实际的业务是实实在在的,包括管理业务、工艺业务等等,实际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因此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业务驱动,一定要纳入到业务场景里面来进行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是为企业所用,而不是成为技术的奴隶。

数字化转型对具体的企业来说,应该也是具体的,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种具体就体现在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或者企业的业务运行的瓶颈、痛点和难点。至于说是加强优势还是补齐短板,这个是企业首先要做的一个决策,这个一定是与企业的现状基础有很大关系的,包括管理的基础,技术工艺的基础等等。数字化转型就是在长期的目标与现状基础之间来划分过渡性的阶段,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或者对我们以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说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转型的基础是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规范化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定量化结构化的数据描述,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数据驱动是没有错的。但在实际操作当中,首先还是应该先做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规范化。数据驱动或者数据流动,其实都是业务链条或者业务网络的执行内容,没有业务流程,就如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前几天去评审了一个智能加工单元的项目,实际运行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企业对于自己的业务流程,其实是做了很精细化的规划与梳理的,但是数据传递的断点还是挺多的,而这些断点目前主要还是靠人来进行,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这个智能加工单元的运行很不错的。就如同有些企业实施了精益生产的,相关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虽然没有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但仍然运行的还是不错一样。面向数字化的业务流程梳理,在此之上,落实数据驱动的策略,即使当前做不到自动的数据流动,应用效果应该会不错,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后续应该在什么方面进行发力和提升,那就是,基于数据驱动思想的数字化业务链条的自动高效运行,其体现形式才是数据的自动流动。

数字化转型为何引发关注?

我们做事总是喜欢举点什么,现在大家开始提到了数字化转型,当然说这个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数字化转型本来就是需要的,是对大家分析理解企业运行问题的之后所提炼出来的一种flag。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应对制造企业运行的不确定性

想起大家一直以来都在说的制造企业运行的不确定性,我感觉这是一个深刻的原因。我们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一定要实现对业务链条的控制,而流程的业务链条就离不开数字化,就是以数字的形式具象化业务链条。就如同模拟量控制起来就比较麻烦,而数字量相当于将一个连续的系统进行了离散化处理,相对而言处理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或者说比较容易控制。大家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原因,应该就是为了增加控制的便利度。这个当然只是一个方面。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新型业务模式和运行方式的契机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如果将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计算机化,这是我们信息化改造中传统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也丧失了信息化的优势。同样的对于数字化转型,我们更不能将当前的业务,通过表面上的定量数字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就认为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这也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传统上我们公平的进行了大量的机床数据的采集,并且做了可视化的机床运行状态监控,但这些数据如果没有用,就是价值并不大,那这些数据怎么用的?就应该和机床的运维结合起来,和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工艺结合起来等。其实这里面说的味道是什么呢?

因此说数字化转型应该和业务深度的融合起来,并且是对业务模式和业务运行方式的一种改变。比如企业可以探讨是否将原先的计划和财产分离的模式改成一体化融合的方式。

数字化转型能够伴随企业在管理和技术工艺上成长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改进是无止境的。进行数字化转型考虑的时候,我们应该想着,当前建设的系统如何具有柔性的可扩展性。当前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的一些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应该上下考虑和有效的验证。比如微服务的架构,比如数据中台,流程中台甚至智能中台等等。

数字化转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都在面临的一种必然选择,很难想象,走向精益、精细、精准、精确方向的业务,还仍然采用手工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很难想象的。但这里面的味道其实还是挺多的,自己也有一些思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数字化转型应该兼容并蓄,需要开拓思路

就如同我们在学校里面经常说,计算机系的人会编程,但可能不懂这些业务,尤其是跟机械工程相关的制造型业务,所以现在做数字化制造的人基本上也都会编程。上面可能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但是我说的意思是,数字化转型,我们应该结合这个机会,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发展。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上了一层楼,片面的突出某个方面一般来说都是有些问题。

如果是从控制的角度,那我们就需要向自动化领域多借鉴控制的先进思想,集中控制及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分布式协同控制甚至和边缘计算可以结合起来。总感觉这是一个要么被忽视,或者在走极端的一个领域。

如何从计算机软件工程角度来进行借鉴,可能就会归结到工业互联网的架构方面,比如所提出来的各种微服务架构,比如云架构和边缘运算等。我们在这个方面讨论的已经太多了。

当然了最离不开的还是应该和机械工程来相结合,机械工程最核心的应该是什么?两个字:工艺。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将工艺纳入到企业的转型体系当中,并且融合到各种业务过程当中。这方面正在引起大家的重视,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一个必然的,肯定也是离不开管理领域的先进思想的,比如涉及到管理架构模式、供应链的优化控制。感觉仍然有很多企业对这些方面非常不以为然。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可视化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做可视化的,尤其不是在现有业务运行模式下的定量化或者可视化。其实对于可视化来说,代表了整个数字化业务运行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数据链条的深度打通和融合。比如我们有一个最终指标,这个指标应该逐层的进行分解,有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当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来产生和提供支持。与其说这是可视化,还不如说是以可视化的最终要求来倒推我们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要求。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管理业务的提升,同时应该考虑与技术工艺业务的深度融合

我们一般说数字化化的时候,管理数字化说的是比较多的,或者不特意提及的话,就认为是管理数字化了,但笔者认为借助于数字化转型的推行,应该将更为重要的工艺数字化的内容加进去。工艺是直接面向高质量产品产生的直接业务,这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所在。相对来说,工艺诀窍是该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将企业的工艺诀窍知识和经验,沉淀到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当中对于企业的长效发展具有根本的推动力。

不要把数字化转型搞成自动化建设,一定要对其中柔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传统的刚性的流水生产线是支持大批量生产的,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订单碎片化越来越严重,没有柔性的自动化线,可能很快就会将企业拖入难以应变市场的泥潭当中。德国工业4.0其实非常强调自动化加柔性的理念,我们已经有一些企业过于关注自动化而忽视柔性的血淋淋的教训呢,在这一轮的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当中,我们一定要对柔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数字化转型更应该关注的是业务,尤其是某些业务重点

包括上面说的很多,其实也都是技术,我们总是从实现的角度来设想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做,这个更多的是从供应商或者研究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其实更多的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经营业务目标,想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什么或改善什么,其实可能最终归结下来无外乎也就是质量、成本、效率和交货期等。但其实不同的企业,其竞争优势重点也不一样,他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应该针对某一个方面或者说某几个方面进行深度的提升和凝练。

往期精彩内容

实践

数字化战略“五行”图

数字化矿企的”道”与”术”

物界科技(WaterMirror)发布最快VRP计算引擎 πOS VRP Solver

观察

深度 | 边缘计算在智慧制造领域的应用解析

2019年度 APT攻击回顾

2020年RPA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必备工具

趋势

德勤全球AI发展白皮书:八大新趋势+三个关键技术

2019中国五大新兴制造业迁徙路径及产业发展趋势全景

下个十年:数字经济

点击www.itvalue.com.cn,进入ITValue社区,与CIO们一起脑力激荡!

我们只提供有价值的干货!

长按二维码
关注ITValu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