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抛光晶片和外延层晶片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比较

本文对比了抛光晶片和外延层晶片经不同清洁液处理后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发现,BOE溶液处理改善了抛光晶片的表面粗糙度,而DHF混合液对两种晶片的自然氧化物去除效果更优。此外,Epi-Layer晶片在表面处理后显示出与抛光晶片显著的化学和物理差异,这对逻辑器件的制造有重要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书籍:《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文章:抛光晶片和外延层晶片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比较
编号:JFKJ-21-971
作者:炬丰科技

引言

硅晶片在晶片制造工艺或元件制作工艺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污染物、表面特性的影响。 这些污染物是导致半导体元件产出率下降的原因,可以在晶圆制造工序后的最后阶段进行清洁处理,也可以在元件制造工序前和工序中间进行清洁处理。进行清洁工程,使污染物浓度最小化。
使用HF清洗后,必须对重新吸入的微粒进行清除。BOE溶液是NH4F和HF混合的溶液,与DHF溶液一样,NH4F溶液有助于酸的货物去除和NH4F溶液去除微粒,NH4F和HF混合使效果比HF颤抖。但是,据报告,与DHF溶液相比,F产生的蚀刻中的grown被减少,不是对晶片表面特定部分的集中蚀刻角度,而是从表面整体上蚀刻,去除氧化物,因此通常表现出非常好的表面平整性。因此,本方法对广泛应用于通用器件的Polished Si晶片和用于逻辑器件的Epitaxially-grown Si晶片进行了表面处理时表面的化学物理变化,确定了相互之间的三个定过程后特性差异。

实验

本方法对直径为300mm的Polished晶片和EpiLayer晶片采用不同的清洁液进行表面处理后,表面的变化进行了鉴定。晶片为P-type兴奋剂,以抑制杂质Boron为1016cm−3浓度,在120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ion implantation doping。 Epi-Layer利用SiH4气体,用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方法形成了2.5µm和4.0µm的Si epitaxial层。 切成10 mm×10 mm大小的雕塑试片后,用清洁液进行了表面处理。 选用SC-1作为RCA洗脱方法; SC-1洗脱方法是由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