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结合上次作业中制作一个为增进班级间了解的年级公众号的项目,讨论收集需求的方法,并为作业二中我自己构思的校园线上点餐小程序构建WBS,并绘制甘特图和思维导图。
在IT项目管理中,需求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一般可分为业务需求、相关方需求、解决方案需求(包含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过度和就绪需求、项目需求和质量需求这几类。收集需求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识别、记录并协调管理各相关方的需要的过程,通常包含数据收集、文件分析、决策、需求呈现等类别,每个类别又有一些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它们有不同程度的资源需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数据收集有助于收集、整合有用的信息,指导项目需求的制定。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是头脑风暴,这种方式能够开放性地收集大家的意见,并使参与成员相互启发,获得一些自己单独思考难以想到的内容,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不同成员间可能有较大分歧,导致整个进程进展缓慢,且很多想法未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得到能采纳的意见需要后期大量的人工筛选。且这种方式是一种半正式的形式。只适合较小规模的团队,如果人员过多,则可能比较混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几个同学一起开发微信公众号这个场景,就比较适用。而对于一些正规企业里的大的项目,头脑风暴可能只适用于某一小团队完成一个子任务时的一种方法,难以作为整个项目的支撑。另一种常用方法是问卷调查,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这种方式变得更加实用,但很多线上匿名问卷难以对填写者的特征做一个准确的筛选,而目标受众的偏离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且问卷问题的设计也需要斟酌,避免引导性。但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快速、低成本地收集大量信息(以线上问卷、转发到多个群里为例)。与之相对应的收集少而精的信息的方式有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但往往需要一些专业人士,且时间长、成本高。
文件分析有助于从正式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规范产品计划的需求的制定。协议、商业计划都是重要的资料,可提供关于产品需求、范围、时间、成本等的具体分析,而对业务流程、业务标准以及政策与 程序的分析,可明确已有流程和标准并以为参考,同时明确业务上的约束。这些方法都需要管理层以及业务专家的支持,适用于有一定规模、预算的比较正式的团队。
决策是收集整理大量信息后做出筛选和择优选择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一个比较民主的团队中,投票法是最常用的方式,其具体机制有很多种,比如一人一票、不同权重投票、打分制等,其目的主要在于既汇集大家意见,又在某些情况下给予一些人更大的发言权,以期得出更科学的决策。当然,在有一个明确的、大家都信服的leader时,也可考虑“独裁制”。
在需求基本确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加以呈现,常用亲和图、思维导图等,后者有着明确的分级、分层,逻辑结构清晰且简洁直观,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方式。
综合一些常用方法,我对上次作业的年级微信公众号的项目做了简单的需求分析,并绘制需求跟踪矩阵如下:
需求跟踪 |
||||||||
旨在增进班级间交流的年级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