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net tensorboard可视化跟进训练过程

目录

1. 目的

2. 代码

3. 可视化结果


 

1. 目的

利用tensorboard实时的跟进训练情况,可视化当前的预测结果,和参与的数据增强后的训练数据情况。

2. 代码

if self.every_n_inner_iters(runner, self._print_interval_iter):
# loss
loss = runner.batch_iter_output['batch_loss']
prob_dice_loss = runner.batch_iter_output['prob_dice_loss']
thres_dice_loss = runner.batch_iter_output['thres_dice_loss&#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PAN和DBNet是两种常用的文字检测模型。它们可以用于检测图像或文档中的文字并提取出来。在文字检测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首先,文字检测模型(如PAN和DBNet)会将输入的图像或文档送入网络进行处理。这些模型通常包含多层卷积和池化层,以提取图像或文档中的文字特征。最终,模型会输出一个以文字边界框表示的检测结果。 然后,在得到检测结果后,需要对其进行后处理。后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去除重叠框:由于检测模型的输出可能会有一些重叠的文字边界框,需要对这些重叠的框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一定的阈值来判断两个框是否重叠,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框作为最终结果。 2. 合并连接框:一些文字可能会被检测成多个连接起来的框,需要将这些框合并成一个整体。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文字的拓扑结构进行合并,即根据文字边界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进行判断和调整。 3. 框的调整和修正:有时候检测模型可能会将文字的边界框检测得不够准确,需要对框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比如,可以根据文字的几何信息来调整框的位置和大小,或者根据文本行的分布规律来修正框的倾斜角度。 4. 锚点生成:在某些情况下,文字检测可能会漏检或检测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生成针对漏检区域的额外锚点。这样,即便漏检了一些文字,也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来恢复或补充。 综上所述,PAN和DBNet的文字检测后处理过程包括去除重叠框、合并连接框、框的调整和修正以及锚点生成等环节。这些后处理步骤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字检测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使得检测得到的文字结果更省略具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r.Q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