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CMOS集成电路学习笔记:单级放大器(3)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共栅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其输入输出特性、增益计算、以及与共源极放大器的区别。还探讨了共源共栅结构,重点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和小信号模型,展示了单级放大器在模拟电路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书接上回,讲完了源极跟随器后,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共栅级放大电路以及cascade电路(折叠共源共栅电路)。我发现我的节奏有一点拖沓了,所以今天这篇博客就将单级放大器彻底的完结吧。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四、共栅级放大电路

        共栅级放大电路是指在源端输入,漏端输出的电路拓扑。同时栅极接直流信号以建立合适的偏置条件。共栅级的输入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耦合的共栅级;(2)电容耦合的共栅级。如图4.1所示。

 图4.1 共栅级放大电路   (a)直接耦合   (b)电容耦合

        老规矩,我们先来通过分析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以及电路工作状态。当Vin>Vb-VTH时,M1 off,Vout=VDD;当Vin逐渐减小,M1开始导通,导通后M1即工作在饱和区;随着Vin继续减小,当Vout=Vb-VTH时,M1进入线性区。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如图4.2所示。

图4.2 共栅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M1位于饱和区时的增益表达式。这里先进行大信号分析,由饱和区的漏极电流公式以及增益的定义可得增益表达式如下:

         注意,这里是没有考虑体效应以及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的结果,我们在下面小信号的分析再考虑进来。如图4.3所示为共栅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图4.3 共栅级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得到这个复杂的表达式后,有的同学表示一脸的懵逼。别急,我们来慢慢拆分。用大信号分析得到的表达式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共源极的增益。如果共源极考虑了体效应和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后其增益应该是:

         我们忽略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即ro无穷大。则此时表达式变为:

        我们看到,在体效应的影响下,共栅级放大电路的等效跨导相当于增加了。这意味着共栅级电路拥有着比共源极放大电路更大的增益。 

接下来我们再关心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与前面的电流不同,共栅级电路在源端输入,输入电阻不再是无穷大。我们在源端加入输入电压源计算输入电阻,如图4.4所示:

图4.4 计算输入电阻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输出电阻:在计算输出电阻时,将Vin和偏置电压接地,则源端电压和栅端电压均为0,最终:

         我们接下来在来看看电路的输入电压摆幅。从图4.2我们已经分析出,为使M1工作在饱和区,Vout的范围应该是[Vb-VTH,VDD],这也是输出电压的摆幅。

        完成了基本的三步曲分析后,我们再来看看共栅级电路的其他特性。在前面的共源极以及源极跟随器,输入信号均是电压信号。而在共栅级放大电路中,由于在源端输入,因此也可以用电流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如图4.5所示。

图4.5 输入信号是电流信号的共栅级放大电路

        相关的分析和前面的一致,无非就是由电压源换成了带内阻的电流源。这里就不再赘述。

五、共源共栅级

         在上一节我们看到,共栅级可以是电流输入,而前面学习的共源极电路又是一个电压输入,电流或者电压输出的器件。如果我们将他们组合一下,会是什么样呢?如图5.1所示为共源共栅结构(cascode),前一级电路(共源级)会后一级(共栅级)提供合适的偏置电流。这个电路非常的重要!!!

图5.1 共源共栅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当Vin<VTH1时,M1 off。I1=I2=0,Vout=VDD;,X点的电压等于Vb-VTH2(为了保证M2也off);当Vin继续增大到大于VTH1时,M1的漏极电流ID1增加,同时ID2也增加,Vout=VDD-ID2*RD下降,同时Vx=Vb-VGS,VGS随着ID2的增加也增加,所以Vx也同时下降。当然Vout和VX不可能一直下降。为了保证M1和M2都工作在饱和区,我们先忽略体效应和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最终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如图5.2所示。

图5.2 共源共栅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我们再来看看该电路的小信号特性,顺便计算增益。首先忽略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画出小信号模型如图5.3所示:

图5.3 共源共栅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不难看出,增益与M2的跨导和体跨导无关。

输入电阻:无穷大

输出电阻:计算输出电阻时,我们将Vin短接到地,因此V1=0,因此M1部分可以看作是ro1的电阻。如图5.4所示。

图5.4 计算共源共栅级电路输出电阻的小信号模型  

         假设gmro>>1则上述式子可以简化为:

         可以看到,M2管子将M1管的输出电阻放大为原来的(gm2+gmb2)ro2倍。所以说共源共栅级电路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放大输出电阻。但这样会消耗额外的电压余度(因为必须保证所有管子都工作在饱和区)。

六、总结

        单级放大器这一章节,拉扎维先生用了非常多的篇幅来着重介绍以及各种眼花缭乱的公式推导,是因为其作为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本周笔者花费了较多时间对所有电路进行了推导以及大信号小信号分析,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类电路的优缺点:

### 放大电路仿真的方法与工具 #### 仿真概述 在进行放大电路的仿真时,SPICE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仿真工具。它能够通过对电路模型的小信号分析和瞬态响应测试,评估电路的关键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电源抑制比(PSRR)、输入输出阻抗等[^1]。 #### 添加电源噪声源 为了研究电源波动对输出的影响,在 SPICE 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小信号交流电压源附加到电源端口上。这种做法有助于观察输出节点上的相应变化,并进一步推导 PSRR 的数值表现。 #### AC 小信号分析 执行 AC 分析是量化频率范围内各种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结构而言,这一步骤特别适用于测量其频域内的增益行为以及确定特定条件下的稳定边界[^2]。 以下是基于 Python 和 Ngspice 进行简单封装的一个例子: ```python import ngspice as spice def run_spice_simulation(): circuit_definition = """ * Simple Folded Cascode Amplifier Simulation Example VDD VDD 0 DC 5V VIN INP 0 SIN(0 1m 1k) RLOAD OUT 0 10K M1 OUT INT n_0_0 VSS NMOS L=0.5u W=20u M2 INT INP n_0_0 VSS NMOS L=0.5u W=20u M3 VDD OUT p_0_0 VDD PMOS L=0.5u W=20u .MODEL NMOS NMOS ( LEVEL=1 ) .MODEL PMOS PMOS ( LEVEL=1 ) .END """ simulator = spice.SpiceServer() simulator.load_circuit(circuit_definition) result = simulator.run_ac_analysis(start_frequency=&#39;1Hz&#39;, stop_frequency=&#39;1MHz&#39;) 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simulation_results = run_spice_simulation() print(simulation_results) ``` 上述脚本定义了一个基本的折叠拓扑并调用了 `Ngspice` 来完成相应的交流扫描任务[^3]。 #### 设计注意事项 当着手于实际项目之前,请确认已充分了解目标器件的技术规格书;同时注意合理选取偏置电流大小以平衡功耗同线性度之间矛盾关系。另外还需警惕寄生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过高的互连电感或者不恰当布局引发额外损耗等问题。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