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系列——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微信公众号上线,搜索公众号小灰灰的FPGA,关注可获取相关源码,定期更新有关FPGA的项目以及开源项目源码,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检测芯片驱动、低速接口驱动、高速接口驱动、数据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AXI总线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节目录

一、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结构的特点
1、支持多处理器系统
2、具有宽带高速数据传输网络
3、系统架构
4、系统功能可重构
5、良好的机械和电磁兼容特性
二、数字传输网络
1、数字全交换网络
2、数字传输网络拓扑结构
3、数字交换网络传输协议
三、数字信号处理架构

本节内容
一、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结构的特点
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具有功能可重构、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要求实现适应性光、升级换代简便的标准化结构。
1、支持多处理器系统
软件无线电系统在射频或中频上对宽度通道进行连续不断采样,需要对高速数据流进行实时处理,运算量非常大,要求极高的处理速度,需要多片处理芯片同时并行处理,因此要求硬件系统必须能保证多处理器的并行处理,共享系统资源。
2、具有宽带高速数据传输网络
为保证大量数据的传输,软件无线电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数据交互和I/O吞吐能力,传输网络的链路传输速率要求很高,至少到达10Gbps以上。
3、系统架构
系统规模可伸缩,按照模块化、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和集成。大致有三级机构要求:一是单板级,射频模拟前端、AD板、DA板、信号处理板、数据处理板等;二是通道级,多个从天线到处理到天线的完整通道合成与分离;三是单机级,多个单机伸缩性要求。
4、系统功能可重构
系统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进行功能重构。
5、良好的机械和电磁兼容特性
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包括温度、冲激、振动、气压、湿度等极端情况。
二、数字传输网络
1、数字全交换网络
数字全交换网络实现所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运算资源集中控制、统一调度、并行/串联同步工作,系统资源按需分配、有效共享,满足原始数据、中间数据、结果数据,从源地址无障碍实时传输至目的地址,支持数据的高速输入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数字传输网络拓扑结构
数字传输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星型拓扑结构Star、双星型拓扑结构Dual Star、网状型拓扑结构Mesh,具体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字交换网络传输协议
主流的高速传输协议有PCIe、RapidIO、InfiniBand、Fibre Channal和Ethernet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CIe应用于计算机中芯片间、板块间的数据传输;Infiniband和Fibre Channal针对于长距离传输数据的广域存储和系统区域网络连接;以太网主要用于局域网;RapidIO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内芯片间、板间数据传输。
PCIe的树状网络拓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pidIO的网络拓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数字信号处理架构
软件无线电硬件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架构,主要涉及FPGA、DSP和GPP等器件,从并行性、浮点、定点、可编程性、编程语言、可重构能力和配置方式、使用场景、性能、功耗及价格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可以划分为底层部分和高层部分。底层部分用于数据处理量大,速度要求高,运算结构相对简单的算法,适用于FPGA硬件的高度并行实现,同时兼顾速度和灵活性。高层部分的处理特点是所处理的数据量少,但算法的控制结构负责,适用于运算速度高、寻址方式灵活、通信机制强大的DSP或GPP来实现。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软件无线电接收解调系统是用于接收和解调无线电信号的系统。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以下是软件无线电接收解调系统的一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1. RF前端:RF前端是接收系统的第一部分,它负责接收并放大来自天线的无线电频率信号。它通常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混频器等组件。 2. 频率转换器:频率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电频率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这个步骤通常涉及到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一个局部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混频。 3. 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用于放大转换后的中频信号,以增强其弱信号。 4. 采样器:采样器将模拟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它定期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形式。 5. 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用于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以使得只有感兴趣的信号成分通过。 6. 解调器:解调器负责对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将其还原为原始的基带信号或数字数据。 7. 后端处理:后端处理包括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例如信号检测、解码、错误纠正等。 设计软件无线电接收解调系统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确定系统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例如接收的信号类型、频率范围等。 2. 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例如通用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或专用硬件。 3. 设计合适的前端和转换器,以满足接收信号的要求。 4. 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以平衡性能和计算复杂度。 5. 选择适当的数字滤波算法和解调算法,以实现所需的信号处理功能。 6. 进行系统级仿真和验证,确保系统设计满足性能要求。 7. 进行实际硬件实现和软件编程,完成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设计软件无线电接收解调系统需要深入了解无线电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并结合具体应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灰灰的FPG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