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执行方法·BEM模型:战略举措要不要被平衡

首发:麦子禾咨询

作者:石头

BEM的前2篇,概念性内容比较多,有些晦涩不好理解,BEM的第3篇,我们聊点简单的话题,跟业务战略执行力BEM模型相关,但不局限于BEM本身。

简单回顾一下,前几天写关键成功因素(CSF)与战略举措的过程,我们导出关键成功因素的方法,大致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输出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将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归类;另一种思路是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进行关键成功因素梳理,并检验其逻辑性与关联性。

1、两种供参考的导出思路

在文章结尾的地方,也提到过,战略举措也可以进行逆向思考,去考虑公司当前遇到哪些阻力,有哪些关键障碍,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有哪些明显的差距;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思考战略举措。

宏观层面关注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比如净资产收益率,由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驱动;中观层面我们可以思考业务设计和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微观层面关注竞争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

2、战略举措要不要平衡

今天想简单的探讨一个话题,战略举措要不要被平衡,这个话题实际上跟平衡计分卡有关,我们知道平衡计分卡,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其平衡性与支撑性,跳出了财务指标的单一考量。

反过来思考,这种平衡考虑,是不是企业最优策略,是可以质疑的;是不是每个企业在思考战略举措的过程中,都需要四个维度的举措,石头认为不需要。

3、战略举措与企业发展阶段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准确地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需要平衡思考企业的战略举措,当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我们的战略举措,要有所倾斜。

在初创期,我们需要快速验证自己的业务模式,更多的精力放在生存上,资源要向客户方面倾斜,随着企业的发展,再逐步向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方面倾斜。

4、战略举措与行业发展阶段

要不要平衡,以及平衡到什么程度,石头认为,还有一个维度需要考虑,那就是行业发展阶段的考量。

行业发展阶段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不同行业发展阶段,行业关键成功要素不一样,行业关键成功要素不一样,也会影响一个公司的战略举措选择,早期客户层面的战略举措,要重于内部层面的举措,这个时候需要倾斜;成长期中后期与成熟期,内外部都很重要,这个时候需要平衡。

写在最后:
是倾斜还是平衡,不仅在战略举措这个环节会遇到,在年度重点工作这个环节,同样会遇到;比如战略解码过程中,通常会导出几大年度硬仗,这些硬仗是5个,还是7个,是每个部门一个,还是关键部门才有。

如果再延伸一下,与战略举措、年度重点工作相对应的组织KPI与个人考核,是抓3-5个重点指标,还是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指标都涉及到,其背后思考的逻辑,跟战略举措同理。

——END——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