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增量式编码器实现原理,包括增量式编码器的特性,信号特性,以及如何使用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判断正反转的方法和位置计算等内容。
1 认识增量式编码器
1.1 概述
增量式编码器是一种用来测量轴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的装置。它在机械和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例如在机床、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增量式编码器通过测量轴相对于一个参考点的变化量来确定位置。它包含一个旋转光栅或磁栅和一个光电传感器或磁传感器。当轴旋转时,光栅或磁栅会根据轴的运动而相应地改变其位置。光电传感器或磁传感器会检测到光栅或磁栅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栅或磁栅的条纹来产生脉冲。光电传感器或磁传感器会在光栅或磁栅上感应到脉冲的变化,从而测量出轴的运动和位置。脉冲的数量和频率与轴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关。
1.2 增量式编码器的特性
1)优点
增量式编码器的优点包括高分辨率、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较低的成本。它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测量,从而实现精确的控制和定位。在一些应用中,增量式编码器还可以提供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2)缺点
但是,增量式编码器也有一些限制。由于它只能测量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变化,所以在重新启动系统时需要重新校准。此外,增量式编码器对系统的环境条件敏感,例如温度和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