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教授团队“共生总基因组”研究获突破

孟和教授团队在《mSystems》发表新论文,通过多组学研究揭示高等动物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遗传物质的复杂互作,为“共生总基因组”理论提供高等动物层面的实验证据,涉及16S rRNA基因测序、转录组测序等技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去年,我们报道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孟和教授团队的合作成果,通过“微生物组—宿主基因组”关联研究(mGWAS),探讨宿主基因组、肠道微生物组和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之间的联系,并发现了白痢病鸡肠道菌群的可遗传特征,研究成果发表于微生态领域知名期刊《mSystems》(影响因子:6.496)【派森诺项目文章】MGWAS再显神通,揭示白痢病鸡肠道菌群的遗传力!(点击查看)。最近,派森诺与孟教授团队继续合作,再次在《mSystems》发表论文,报道了家禽在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遗传物质之间复杂的互作关系,为“共生总基因组(Hologenome)”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研究背景

传统观念认为,动植物的自身遗传物质及其所处周边环境,对物种性状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共生的微生物成员对宿主表型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宿主遗传和共生微生物组(如肠道菌群)两者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彼此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互作关系。“共生总基因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范式来理解生物体,即:所有动植物都是由宿主和共生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共生总体”(Holobiont),它们之间的共生、共代谢、共进化的关系能共同影响宿主的性状。尽管如此,目前共生总基因组学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简单生物,对于高等生物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实验证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世界知名的鸡体重双向选择家系为动物模型,对大、小体重鸡群体的十二指肠、盲肠、结肠、空肠、回肠进行肠道内容物采样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并且对鸡只的肠道组织进行甲基化水平、小RNA和转录组进行测序。最后,将上述多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