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器种类
常用的电压域比较器有Strong-ARM结构和Double-tail结构。
Strong ARM结构凭借其结构简单、无静态功耗的特点受到广泛应用,Strong-ARM结构的比较器结构简单、速度快、功耗低,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类型的ADC中。但缺点是在电源轨之间堆叠了较多MOS管,不适合于低压下的 设计。
为了解决单级结构的Strong-ARM比较器存在回踢噪声和不适合低压设计的 缺点,两级结构的Double-tail比较器被提出。
Strong ARM
工作原理:由一个时钟控制的电流尾管MN3、一对差分输入管 MN1-MN2、两对交叉耦合对MN4-MN5和MP1-MP2和四个复位管MP3-MP6构 成。当比较时钟CLK为低电平时,比较器复位,MN3管关断,复位管MP3-MP6导通,将节点Von,Vop,X,Y分别充电到电源电压VD D 。当CLK转变为高电平 时,MN3管导通,复位管MP3-MP6关断,比较器开始进行比较,对X,Y节点的 电容放电,由于输入电压的不同,产生的差分电压为:
想要获得 较低的比较器噪声,有效的办法是让比较器的有效放大过程持续的时间变长,减小输入对的过驱动电压和增大节点的电容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带来的牺牲则是 比较器速度的降低和功耗的增加,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噪声性能和速度功耗 之间做出相应的折衷。
Vod=2*I/gm
对于单级结构的Strong-ARM比较器,回踢噪声(Kick-Back Noise)也是值得注意的,**由于交叉耦合对组成的锁存器构成正反馈,内部X,Y 节点会有较大的电压变化,通过尺寸较大的输入管的栅漏电容CGD 耦合回输入端, 造成误差,尤其是当输出电压还未拉开时造成的影响更剧烈,该误差引起的噪声被称为回踢噪声。**文献[46]提出了用额外的电容连接到输入管的栅漏两端来中和 回踢噪声,该方法要求额外添加的电容大小要和输入管的CG D 相等。
Double-tail比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