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臻医学 ctDNA动态监测EGFR T790M指导晚期NSCLC奥希替尼治疗

一项II期研究评估了ctDNA动态监测EGFR T790M突变在指导晚期NSCLC患者奥希替尼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ctDNA早期识别耐药可提高18个月PFS率和OS率。ctDNA监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臻知识·专家访谈 | 第40期

b2589e6aec53a84d992395c4ddd0e70f.jpeg


ctDNA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其在克服样本异质性、样本可及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关于通过ctDNA早期监测耐药机制并给予治疗干预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尚不知晓。求臻医学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许斌教授,结合近期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的文章进行解读。


许斌教授: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对一/二代EGFR-TKI初始响应率高,但约60%的患者会因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而产生耐药,三代EGFR-TKI的出现改变了这类患者的治疗模式。但临床实践中,并非所有患者耐药后都适合再次活检取组织进行检测,且由于空间异质性问题,单一部位取样也无法代表肿瘤突变全貌。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但通过ctDNA早期监测耐药机制并给予治疗干预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尚不知晓。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旨在评估连续血浆样本监测EGFR T790M突变的可行性,并探寻吉非替尼序贯奥希替尼的最佳用药时机。


本研究为一项在初治EGFR突变NSCLC患者中开展的随机、非对照、开放标签、3臂的II期研究,入组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直至影像学疾病进展;B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直至出现ctDNA EGFR T790M突变或影像学疾病进展,序贯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直至影像学进展;C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至影像学疾病进展,序贯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直至影像学进展。B组和C组分别入组52例和51例患者,其中70%患者为女性,65%为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基线1/3患者存在脑转移。所有分组患者均进行血浆ctDNA T790M的动态监测。主要研究终点为B组18个月时的PFS(PFSR-OSI-18),次要研究重点为缓解率,OS及颅内PFS(BPFS)。


研究结果发现B组中17%患者早于影像学进展检出ctDNA T790M突变,进而更换为奥希替尼治疗,中位分子进展时间为266天。B组PFSR-OSI-18为67.2%,C组为53.5%,两组mPFS分别为22.0个月和20.2个月。B组OS未达到,C组为42.8个月,两组18个月OS率分别为87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