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笔记--存在主义

关于存在主义有几个重要的人物:
    萨特《存在与虚无》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尼采《悲剧的诞生》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源头
    加缪《局外人》

1.信念的意义

人生面临的两大问题:死亡和贪欲。

信念的意义在于,在终极关怀的层面上,为人生确立绝对的依据,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动物欲望的羞耻感,超越死亡达到永恒,超越卑微达到神圣。

在现代社会,如果你要确立一个信念,就必须要追问其可靠性,你会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但是经过无穷的追问,发现一切终极价值的根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导致了虚无主义,心灵的无家可归。

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生下了我们,如果有自由意志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活?

活着有如此多的烦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2.尼采--虚无主义的源头

尼采说我们不断需求意义的这种行为就是错的。

我们要把自己依托在一个高于我们的事物上,上帝也好,存在也好,来世也好(形而上学),这种行为本身就会导致虚无主义。因为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依靠。

形而上学说有一个高于我们看到的表象的本质存在,表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二元。

形而上学将实在虚无化,把虚构的概念实在化。

尼采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即“目的”,“统一性”,“真正的世界”进行了价值翻转。

尼采提出两种虚无主义:

    一种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上帝死了,为所欲为。

    上帝死了,一切都可以做。商家心中如果没有道德观念,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监管只是增加你计算的成本,你永远可以比较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当违法的利润高过了守法,那一切违反法律和良俗的事都是可以做的。

    另外一种是积极的虚无主义:上帝死了,我就是自己的主人。尼采呼吁我们做“超人”。他在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写道:我们认识到虚无主义,这不是导致绝望的理由,而是我们走向超人的前提。

3.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对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萨特在思考什么是存在的问题时,批判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首先第一个“我”还不知道存不存在,所以不能说“我”。要改成“思故我在”。
    然后“思”就一定“我在”吗?
    比如我们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会“忘我”,这时的“思”是没有“我”的,只有一种反思的“思”才有“我”的概念。
    所以“思”不一定“我在”。现在只剩下“思”。
    “思”是什么呢?“思”是意识。人的存在最本质的是“意识”的存在。
    “意识”本身是什么呢?
    胡塞尔说:“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
    “自我”不是意识的拥有者,而是意识的对象。
    萨特说:“意识什么都不是,意识是空,是虚无,是缺失。意识本身什么都不是,但总要成为什么”。
    既然意识本身是虚无,那么人的本质也是虚无。

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是:先有一个虚空的意识,这个意识填满以后就变成了本质。但填满的过程又不是固定的,即本质不固定。

我们每个时刻都被本质填满,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到虚空的状态呢?

当新的本质挤掉旧的本质时,但是新的本质还没有填满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虚空。

比如当酗酒者戒酒时,酗酒的本质被推开但戒酒的本质还没来,人就会感受到那种虚无的焦虑。

失恋也是如此,恋爱时被恋爱的关系填满,失恋的时候人会焦虑,会恐慌,会感受到极大的空虚。

人总是企图让自己成为一个固定的存在,克服自己虚无的本质。

但是由于意识本身即是虚无,所以人不得不面对虚无。

由于人是虚无,所以人是自由的。

我们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我们有什么样的行动和选择。

没有决定论,人就是自由的。

你过去的遭遇,你的出生对你意味着什么是你自己选的。

你可以选择积极也可以选择消极。而且你不得不选择。

选择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