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知识与能力【4】

本文探讨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包括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影响、教育干预方法以及教师的关注焦点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此外,还涉及了课程设计、学习策略、知识分类、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知觉特性、心理辅导原则等多个教育心理学核心概念,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2.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3.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其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法
D.延迟满足法

4.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C.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5.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6.辨析题: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7.辨析题: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8.辨析题: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9.辨析题: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10.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1.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2.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13.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15.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16.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换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1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18.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19.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20.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21.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校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A.主动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23.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的方式是().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24.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25.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26.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恒常性

27.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强化自我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获得亲密感

28.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
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
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29.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

30.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31.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32.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査才安心。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A.强迫恐惧
B.强迫焦虑
C.强迫观念
D.强迫行为

33.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
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4.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从众效应
B.木桶效应
C.期待效应
D.投射效应

35.辨析题: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36.辨析题:教学具有教育性。

37.辨析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8.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3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4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41.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42.辨析题: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43.辨析题: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44.辨析题: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45.辨析题: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四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46.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4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48.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49.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50.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51.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52.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5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4.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和文化传统

55.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为()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向式

56.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是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57.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58.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就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59.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时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60.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61.小马上课时总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退强化
D.替代强化

62.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处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63.中学生晓楠极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64.小强期中考试失利,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宣泄
B.升华
C.补偿
D.认知重组

65.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他的问题是()。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66.李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是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A.教学实践
B.教学研究
C.自我发展
D.教学反思

67.辨析题: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8.辨析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学校德育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一定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69.辨析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70.辨析题:中学生上课时,一边看教材,一边听教师讲课,这是注意分散的表现。

71.材料分析题: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72.材料分析题: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爱。看到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73.辨析题: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74.辨析题:由于教学活动以间接认识为主,因而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可有可无。

75.辨析题: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76.辨析题: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77.材料分析题: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大人们常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停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非要买耐克的……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在同学的眼里,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着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78.辨析题: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79.辨析题:化学课上,教师给学生做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实验,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学习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80.辨析题:德育与品德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81.辨析题: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他的老板现在有三件事需要他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很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那么他应该会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82.材料分析题: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83.材料分析题: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84.材料: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指强调上学:六节课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这个死规矩是否真有必要?如果真有必要,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有两百万“在家上学的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如果真不算数,有一大批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这样,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林肯,没错,的确有人教过他们,可他们绝不是学校制度的产品,其中没有一个人中学毕业。在大部分美国史中,孩子一般不上中学,可是没上过学的人成为发明家,如爱迪生;成为工业巨匠,如洛克菲勒;成为作家,如梅尔维尔、马克·吐温;甚至成为学者,如玛格丽特·米德。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学校教育日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现代教育制度应进行哪些改进?

85.材料:下面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存在的问题。(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

86.材料: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为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己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进步为教育目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87.材料: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40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影响齐白石先生成为国画大师过程中的因素。(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

8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出自()。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89.广义的教育不包括()。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90.教育者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学校管理人员

91.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社会性质由不同社会形态中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92.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该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93.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94.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政策
D.教育影响

95.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朝
D.殷商

96.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和()。

A.《春秋》
B.《论语》
C.《礼记》
D.《学记》

97.强调五项竞技教育的是()。

A.古代斯巴达
B.古代雅典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98.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教育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等。这些属于()的特征。

A.古代学校教育
B.原始社会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学校教育

99.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100.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