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WX公众号: commindtech77, 获得数据资产相关白皮书下载地址
回复关键字:推荐系统
下载《新闻资讯个性化推荐系统源码》
回复关键字:数据资源入表白皮书
下载《2023年数据资源入表白皮书》
原文链接:
01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概念
资本化,是将相关支出计入资产成本的。
费用化,是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期间费用,不予资本化。
资本化支出计入形成资产的成本,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
而费用化的支出就是当期发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中,以后不再扣除。
资本化支出,一般都是构建和采购相关资产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比如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差旅费、采购成本、相关税费、资本和利息等。
费用化支出,是指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就要费用化,借款利息就是这样的。
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资本化。
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最大的区别,就是该支出是否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如果不能增加,那么就属于费用化支出,如果可以增加,那么就属于资本化支出。
02什么是研发投入资本化
新会计准则中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企业应该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应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要求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则需计入当期损益。
03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的区别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公司的研发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成熟应用,需经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具体需经过调研、论证、立项、前期研究工作(包括配方和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技术标准等)、小试、中试、试产等若干阶段。公司以中试完成作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依据。
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
由于不同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差异巨大,正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就成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关键,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由于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阶段的支出,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当期损益。
研究阶段的特点:
在于其属于探索性的过程,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能够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企业应根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期末应根据发生的全部研究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开发阶段的特点:
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关注:
(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首先在研究开发支出中归集,期末结转管理费用)。
(3)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04以合规为前提谨慎处理
专家普遍认为,上市公司无论对发生的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还是资本化处理,都要重点关注处理的合规性。上市公司可参考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处理方式。
以上市医药企业为例,大部分上市药企在确定研发支出资本化开始时点时,以取得临床批件时间为准,比如以实质性Ⅲ期临床试验作为资本化开始时点。如果上市公司所发生的研发支出,无法区分应归属的临床试验阶段,则遵循谨慎原则将其费用化处理。
国际上对研发支出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三种,包括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有条件资本化。我国采取的是有条件资本化方式——这种处理方式符合配比原则,能够避免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影响短期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
企业采用不同的研发支出处理方式,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影响。相较而言,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对研发年度的利润总额影响较小。假设某科创板上市医药企业甲公司,2018年度为研发一款新药,投入了1000万元用于研发活动。如果该公司选择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这1000万元将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考虑其他费用支出,企业当年利润相应减少1000万元,对应的企业所得税也会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