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阻采样的劣势分析

最近控制过程中,被下三桥采样小坑了一下。

如下图所示为下桥臂三电阻采样方式,该方法的采样器件是高精度电阻,电阻两端电压经过采样调理电路输出至单片机ADC,三电阻采样成本低、结构简单,并且采样信号和输出强电之间是共地的,所以也不需要特地添加隔离电路。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缺点:仅支持在对应下桥臂开通的时候进行电流采样。不采取补偿措施时,采样窗口必须满足一定宽度。

首先回答问题一:为什么只能在下桥臂开通时采样?

例如上图所示的A相,A相采样电阻仅在下桥臂开关管导通的时候才有电流流过,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对A相进行电流采样。

其次回答问题二:什么是采样窗口?

采样窗口是电压矢量000作用的时间段。

按照三相逆变器的电压矢量分配表,开关矢量的定义如下:

 当上桥臂导通下桥臂关断时,开关状态为1;当上桥臂关断下桥臂导通时,开关状态为0。因此只能在对应相开关状态为0时进行采样才能采样到该相电流。三相电流采样需要同步进行,最终只能在电压矢量组合为000时进行采样。下图为一个载波周期七段式SVPWM图,调制周期的中心可进行电流采样。

 做个仿真试一下,如下图所示,三电阻采样的实际相电流是IA,IrA为采样电阻电流,最下面一排波形为PWM。

 假如将其放大,如下图所示,PWM为0时,IrA才有值。

再来回答问题三:采样窗口最低为多少?

采样窗口即为000矢量最小持续时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T最小矢量持续时间 = T死区时间  +  T开通关断延迟时间 + T芯片ADC转化时间

死区时间一般为1-5us,T开通关断延迟约为1-2us,芯片转换延迟时间约为3-6us,

以MOS为例,当驱动芯片为STM32F405时,死区时间为 2us,开通关断延迟 1us,ADC转换时间3us,全部合在一起是6us。因此窗口必须保证大于等于6us,设置为大概8us较为合适。

最后回答问题四:采样窗口固定的危害是什么?

假如一个控制系统的载波频率是10k,此时一个载波周期为 100us,若必须保持8us的采样窗口,则最大占空比只有  100 - 8 / 100 = 92%,从而导致电压利用率低。

电机的输出电压最大值决定了电机最高能跑多高速,这个电压利用率肯定是不高的。

强行去提速,当中间零矢量持续时间不足时,采样所得电流均为噪声,影响控制性能,严重的将导致电机失控。

小结:

1、A相采样电阻仅在下桥臂开关管导通的时候才有电流流过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对A相进行电流采样。

2、采样窗口是电压矢量000作用的时间段。

3、采样窗口最小时间  = T最小零矢量持续时间 = T死区时间  +  T开通关断延迟时间 + T芯片ADC转化时间。

4、限制电压利用率低,无法跑到高速区。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